Page 37
首页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几点说明    参考资料    意见反馈 

中山雅洋的《中国的天空》(产经出版社)是一部劳苦功高的力作。虽然有一些推测的内容,但让我体会到:日中战争(1937-1945)的空战,就像诺门坎战役中的空战一样,根本不是日本的单方面胜利。 写战史的人必须要公正,夸大自己一方的战果会误国秧民。就像芬兰空军面对苏联空军勇敢抵抗一样,弱小落后的中国空军也战斗的非常英勇。 政府虽然软弱无力,军队的机制也缺乏公正没有效率,但中国的飞行员的斗志依然十分旺盛。 《中国的天空》这本书中的这个故事最吸引我。 奇妙的可收放起落架的战斗机霍克III,虽然仅装备了一挺12.7mm机枪,但其威力强大。是日中战争初期中国军队的主力战斗机。 暴露在外面的炸弹架上,悬挂了12枚60公斤的对地炸弹 最容易遭到攻击的下方机枪塔 三个可收放的机枪塔,伸出后,飞机速度会减慢10节(18公里/小时) 被大肆宣传的96式陆攻的越洋轰炸,其损失肯定不小。截止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损失的陆攻机组达到了70组。 在1937年(昭和12年)日中战争爆发的当年,中国从美国购入了9架马丁139W(B-10B的出口型)重型轰炸机。按中国方式称呼就是马丁式重型轰炸机 参数:全长13.6米 全宽21.5米 全金属单硬壳结构 最大时速约380公里/小时 武器装备7.62毫米机枪3挺 最大载弹量1吨 乘员 4名 装有滑动式舱盖的后部机枪塔,后来的97式重爆也采用了这种方式。 其实这条线应该是直的 投弹手兼前方射手 无线电员席位 后下方机枪座,估计为了扩大射角,故意把机尾做的向上挑 马丁130W 鸟笼式机枪塔,当然是人力转动的 800马力轻型Cyclone发动机 用于悬挂500公斤大型炸弹的挂架,100公斤炸弹收容在腹部的弹舱内 能喜欢上这样罕见奇妙的机体,说明军事迷的症状已经到了晚期了。(这种飞机)的性能已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准,无论如何,她出现的时候,日本还处于94式的时代。 驾驶舱是单座的,因此,后部机枪塔内设置了副驾驶装置。 难以理解为什么仅在腹部和这里使用了波纹板 干掉他 大个儿方向盘 TMD 从这个角度看还是不错的 机身上向下放倒后风挡的滑槽 日本陆军使用的是勉勉强强能飞起来的93式重爆,真的只能望风而逃 杂想录第6集 九州上空的重型轰炸机

首页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几点说明    参考资料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