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观片环境--与各位七十年代生人分享

我的观片环境--与各位七十年代生人分享

先做个声明,“观片环境”在这儿的涵盖面比较广,技术和硬件只是个引子,说得更多的是抚今追昔的心境、社会环境的变迁和只有同于1970年代投胎在祖国大陆的一小撮儿人中间才能意会言传的那点儿芝麻谷子。敝帚自珍是有的,絮絮叨叨恐怕难免,不过回忆都是真实的,若能在早已物是人非繁杂忙乱的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点点的往日共鸣,也就值得码字儿抒情一把了。

混沌初开

说打从记事儿起我就对看电影怎么怎么那是夸张,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我是被电影吓大的。有生以来的第一部电影当然是家长带着在电影院里看的,俺娘三十出头想来还在爱玩的年龄,我那时候恐怕也还是粉雕玉琢处在既拿得出手又没什么独立意识,绝对的服从命令听指挥的阶段。不过那妈妈您也得挑挑片子呀,象我忘性这么大从小不记仇的人过了二十多年还记得当时的恐怖情形:黑洞洞一大屋子,所有人都坐着不许说话,更可怕的是眼前的银幕,上面鬼影幢幢都是说话怪里怪气古时候的人,一坏老头一生气把手放茶杯上,没一会儿茶水就变冰块了,还有一姑娘把一小伙子往自己住的山洞里带,没成想让她们家家长看见了,垮叽也不碰哪一下就把小伙子关铁栅栏里了,脑袋顶上还叽叽嘎嘎慢慢往下放钉板,后来怎么着我把眼睛蒙上了不知道,反正从那以后直到现在我也不待见武打和古装片是真的。

黑白分明

学龄前的观片大事是黑白电视的出现,我爷爷家那时有一台9?的黑白电视。1976年,“我两岁”(这也是部很好看的日本电影的名字,80年代中央台放过,有人有印象吗?),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周恩来逝世,电视里转播了追悼会,当时一家人气氛沉重坐在黑暗里戴着黑箍儿默默盯着方寸屏幕的情景是我能追忆起的最早的记忆碎片了。

再后来就是三中全会了,改革开放是刚起步抬起一只脚临时想往哪儿放才好,国门外的资产阶级们更是抱着大批奇技淫巧的剩余产品和腐朽没落的享乐思想没处下蛆急的不行。但这时的中国劳动人民已经显示出了远高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智慧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欲望。拿我爷爷家的电视来说,有两样配件是很说明问题的,一是为了让黑白电视带“色儿”而贴在屏幕表面的一块蓝色塑料薄膜,二是为了让屏幕显得更大而用一个很巧妙的铁丝架子摆在屏幕前的方形玻璃放大镜。前者等同荒谬但不知为何蒙过了阖家老幼安然无恙的用两条胶带粘着一直用到我上大学,后者在我看来既有效又有趣却没过多久就被打入了冷宫。


说到黑白电视时代,就不能不提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这个片子对打小看王二小走野猪林送鸡毛信给卓亚和舒拉的一代人带来的内心震撼是空前绝后的,估计阿姆斯特朗以地球上六分之一的体重轻飘飘落到月面浮尘时的瞬间感受和我们当时的心情差不多有一比。“十万马力,七大神力,无私无畏的阿童木”,这个长着两个犄角满天飞的日本机器人形象激发了多少个当时乳臭未干的中国儿童走上向往科学、维护正义的道路啊!可是我们闷着头儿走啊走的走到今天,按照1951年阿童木“生父”手?治虫的原设定,应该在2003年4月7日诞生的人类的好朋友并没有出现。寰宇四顾,虽然各种邪恶的机器人也没有现身,但比之更恐怖和烦人的一种叫病毒的东西却在真实和网络世界中肆虐,还有一个全世界飞来飞去“维护正义”的朋友叫乔治W布什,他屁股上没有两挺机关枪,但是打起架来倒是从没输过。收回视野,在自己身边看看,满屋子都是那些因为受打小看阿童木时夹带的CASIO、TOSHIBA、HITACHI等广告潜移默化影响至今而购买的日本电器。又听说了,当时的阿童木动画片是日本免费提供给中央电视台的,条件是随片播放日本厂商的广告…上了鬼子的大当!

萌动的色彩

进入80年代中期,更多的色彩开始在心底、眼前跃动。一方面,从硬件设备来说,彩色电视和录像机进入了家庭,在我们这些正在茁壮成长、对外界一切事物都有着无穷好奇心的未来主人翁面前展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那些因多次翻录而遍布雪花、颜色失真、带有繁体字字幕的“好莱坞特级猛片”虽然内容各异但大多有一个类似的名字,一阵儿时兴“终极”开头、一阵儿流行“战士”后缀,而我们则一概通吃。那时候也没有什么成型的审美情趣、电影理念,只要是热闹的、打的、刺激的就是好的!不热闹的、不打的、不刺激的外加不是PAL制式的(我家录像机只能放PAL制录像带)就是不好的!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一大批精力充沛同好于此的热血傻x青年骑车串联奔走在漫天风沙但没有交通堵塞的北京城内,搜罗、交换、传播,囫囵吞下了多少“好片”、“烂片”!俱往矣,大部分当年的“好片”–“星球大战”、“印第安纳琼斯”、“异形”、“终结者”等等老态不显依旧高挂心水榜上;倒是当时一批看了就睡、醒了还没完、快进到头也没一点精彩镜头、“The End”一出立刻将借来带子的人放平了打的“烂片”在自己的心中浴火重生– “鸟”、“为黛西小姐开车”、“2001” 、“乱”…看这么棒的电影会睡着?简直怀疑那时候的自己是不是白痴啊?再想想也不好说,当时的自己可以当众指出老师的错误,现在的自己可以当众指出领导的英明,到底哪个时代傻还是留给电影里有时光机的角色们去裁决吧!

在另一方面,伴随着成长的烦恼,这个世界渐渐发生了很多微妙、别有深意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家大院里的礼堂开始时不时放映一些少见的外国(当然是铁幕那一侧的资本主义国家)影片,这可是不容错过的。对于我们这些大院里的孩子,到自己地盘的礼堂里看电影还要票简直是对革命同志的侮辱,可惜门口收票的大爷并没有我们这样的集体荣誉感。于是大家只好无所不用其极:趁人多往里混的、收集拼接旧票废物利用的、扒一楼厕所气窗往里爬的……对于象我这样脸皮薄怕被人抓现行,又没学会壁虎游墙功的还真挺苦恼。不过有一次在和一个邻家女孩看电影时我们发现了一个秘密:紧挨前排座椅有一扇通向外面的安全门,电影开始后不久就会有礼堂的工作人员拿着钥匙来开锁然后离开。这下简单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门外等待–电影开始门锁打开后再数50下–推门闪入关门–看电影!不过,这个发现我们并没有向伙伴们公布,这是很自然的,秘密泄露的后果就是:每次电影刚开始侧门就打开一条缝,嗖嗖嗖鱼贯而入一个排的孩儿兵在黑暗中四散开来找座位,不用第二次大人们就会发现的。所以,这个特权还是由我们两个人独享吧!从此以后,看电影有了另外的含义–这是一件只发生在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之间的事,他们在做一件冒险的事,他们在做一件不能被别人撞见的事,他们在黑暗中相互摸索,他们找到了对两个人都合适的位置,男孩对着女孩湿润的微微颤动的小嘴悄声说–“你还有话梅吗?”。

“碟碟”不休

荏苒冬春谢,我们在培育四有新人的教育制度下以苦读寒窗的形式平安打发了自己的青春期,读完了国家要求你必须读的年数,又读完了爸妈希望你上的学校、专业,没事儿撑的出于惯性又自己加码过了四级上六级、有了认证还要证书,自以为充实紧张生活充满了意义。这时祖国也欣欣向荣,各行各业都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的观片事业终于也进步到了数字化的碟片时代。“数字化”技术为无损、大量、低成本复制创造了一个完美的环境,对于D版行业来说,这意味着一只“能下金蛋的母鸡”落入凡间,对我们这些影迷来说,则代表着劳动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终于有了大获满足的可能。
VCD刚出现的时候,大家还都在大学里过资深老生的生活,家里趁上万块钱给攒台电脑的已是凤毛麟角,而有了电脑又能说服/蒙骗家长再掏钱配上光驱和VCD解压卡的那就是无与伦比的the One了,还好我们圈子里就有这么一位救世主。那时候周末到这位老哥家看碟真是无上的享受,五六个脑袋挤在一个14?显示屏前,听着塑料音箱里传来的动人音响,就连因VCD容量有限造成看一部片子还要换一次盘的毛病也被视为极其人性化的“设计”–正好集体上厕所。看完了盘到楼下哥儿几个撮一顿卤煮火烧,然后在路边瞎侃一通迎着夕阳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一晃八九年过去,the One去了澳大利亚鸟儿无音讯,剩下的几位好汉在家庭职业爱情个人追求间奔波求索莫衷一是,瞧不上卤煮的“好”日子是早就过上了,可当时站街聊天的那份轻松心境和两张好盘加点猪下水死面饼就能带来的内心满足感却似乎日益难求了。这种难言的怅惘究竟是我们翻蹄儿亮掌儿的与时俱进行程中偶一回头带来的小小不适,还是已然迷失在横流的物欲漩涡里载沉载浮的本我发出的挣扎呼喊呢?

当我们终于毕业上班挣钱走入社会,可以用自己掌握的那一点点资源去追求曾经是可遇却不可求的致爱时,却发现原本简单的观片概念已经被定义、细分、异化为越来越纷繁复杂的技术、品牌和炒作点了,“碟碟”不休螺旋上升没完没了的苦乐旅程开始了。最先开启欲望潘多拉之盒的是在我第一任老板家享受到的一次视听冲击,当时本人的极限观影体验局限于486PC,联电视的VCD播放机还属于商场里的天价贵胄听说过没见过,“家庭影院”更是闻所未闻。而那天打开我们眼界的是一套由单碟VCD机、21’平面直角彩电、胆机发烧功放、一对HIFI音箱组成的DIY影院系统。观片过程空前复杂,要先开功放,开开了还不能马上开看还得等着,据说这样才能得到“靓声”。 那台处于核心地位的胆机功放冷静的端坐一旁,黑乎乎的扁平机匣上神秘的矗立着几根奇形怪状灯泡模样的电子管,开机后缓缓亮起颇让人有顶礼膜拜冲动的暖暖的光,他大爷就这样心安理得的在难堪的沉默中享受着一屋子大眼小眼的凝视期待。不过,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放的片子是蝙蝠侠,当碟片转起、演职员字幕带着吓人的呼啸声在屏幕上纷至沓来的一瞬间,所有的人都被彻底震撼了,我们尽情张开耳目,在扑面而来的缤纷色彩和似乎触碰可得左右逢源的声流中摇头摆尾撒欢儿嗷叫……那天,这段字幕我们看了三遍。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升级计算机加显存换光驱–不过瘾;3碟连放VCD机换电视加音箱–不过瘾;逐行DVD纯平数码电视5.1声道音响–不过瘾;100寸16:9正投6.1声道音响–又不过瘾了……某天当我检视这些薄薄的塑料碟片时,忽然在某种程度上体会到了指环王电影里肩负大任的弗罗多手握魔戒时的心情:碟片的数据面在阳光下反射出扑朔迷离令人无法看穿的映像,就象魔戒内侧只有火烧才能显现的精灵文字。在技术进步与人类欲求无止境的相互刺激过程中,究竟是我们自己的独立意志,还是聚凝成物的欲望本身成为了主宰呢?

新希望

生活要继续,一味忧虑于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或拘囿在人类原罪感的深渊里也没有什么意义。随着岁月的流逝,七十年代这一茬儿人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身体力行,或矛头浪尖、或裹挟而行、泥沙俱下者亦有……虽说是世事沧桑,甘苦自知,但就观片一点来说,我们还是幸福的一代,下面的“大事”年表也许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1. 1977年–第一集星球大战电影“新希望”(整个系列按时间线顺序的第四部)在美国上映;Apple公司的AppleⅡ电脑问世;《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首次公开提出”两个凡是”的观点,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邓小平复出;我三岁。
  2.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邓小平访美;我接受了人生观世界观的第一次冲击:一本上海出版的“科学画报”杂志。那些可敬的能接触到资本主义糟粕的编辑用了寥寥笔墨和几张图片向国内读者介绍了美国科幻电影“星球大战”,并报道了正在拍摄的第五部“帝国反击”的一些情况,印象中图片是塔图因星球地平线上升起的两个太阳以及“千年隼”号飞船的近景。从此,又一颗心灵被永远留在了“很久很久以前遥远遥远的银河系”(Long time ago in a Galaxy far far away……)里。
  3. 1980年–第二集星球大战电影“帝国反击”(整个系列的第五部)在美国上映;Internet网的前身ARPANET的用户在网络上累计发送了1亿封电子邮件;CNN开播;我期盼能够看到星球大战。
  4. 1983年–第三集星球大战电影“杰迪归来”(整个系列的第六部)在美国上映;Compaq公司推出第一台PC兼容机;邓小平给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强烈期盼能看到星球大战。
  5. 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中国正式在美国国防部ARPANET网络中心DDN-NIC(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NTERNIC的前身)注册登记了中国的顶级域名CN,并且从此开通了使用中国顶级域名CN的国际电子邮件服务,委托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运行CN域名服务器;托一位家住首钢大院同学的福,我终于看到了星球大战的前三集,虽然只是掐头去尾的录在两盘录像带上,但毕竟是等待了11年的美梦成真!
  6. 1999年–第四集星球大战电影“幻影威胁”(整个系列的第一部)在美国上映;以“第一次亲密接触”为代表的网络文学在中国大行其道,祖国大陆的上网电脑达到892万台,上网用户数2250万人;同年年底,在美国上映7个月后,“幻影威胁”在中国公映,终于可以在电影院大屏幕前享受星战乐趣了!
  7. 2002年–第五集星球大战电影 “克隆人的进攻”(整个系列的第二部)在美国上映;中国全民投入手机短信的拇指运动中;德国大众春风拂面,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大众第一海外市场,满街都是它的桑塔纳、波罗和帕萨特;美国上映4个月后,我在北京小西天牌楼旁的中影影院连续两天观看“克隆人的进攻”,当第一次看到尤达–这位充满睿智、高瞻远瞩、深不可测、唧唧歪歪、罗罗嗦嗦,二十二年来在银幕上始终是安详的坐着说话,偶尔拄着拐棍披着长袍驼着背走几步的神秘人物;这位身高不足一米的杰迪最高委员会资深成员,身负探寻力的真谛、训练和指导其他杰迪骑士的大师??突然神色凛然扔掉拐杖拔出光剑与强大的敌人以神功对决时,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想到了邓爷爷:)
  8. 2003年11月5日,“黑客帝国”第三集“革命”举行全球同步首映,当天票房达到4310万美元。借一位录像带时代的多年影友的光,饶是凑了这个大热闹看了首映还没让龌龊司机兄弟俩(Andy Wachowski & Larry Wachowski)赚着钱。观完片回家的路上雪花纷飞,因为暖冬还没掉光叶子的树木被突然降临的大雪压弯了腰,我在低垂至地的雪白枝杈间穿行一步一个白脚印,感觉万籁俱寂寰宇一家心情舒畅…………

回到1977年,那时的美国还沉浸在越战、经济衰退和水门事件的阴影下,社会气氛压抑而沉闷,星球大战电影一扫弥漫于一代人心中的怀疑主义和价值观失落,把观众带回传统的英雄救世的浪漫传奇中,如黑白一般分明的善恶、光明战胜黑暗的辉煌结局,振奋了每个观众的内心。2004年,我因为要写这篇关于观片环境的文章而抚今追昔熬夜敲键盘。虽然第二天还要早起操心能源危机、贫富分化、台海局势和家里冰箱缺氟不制冷光耗电等大问题,开放向上与浮躁功利混合的社会气氛也让人有些无所适从,但始终有一道新希望的阳光投射在心灵求索的路径前为我指引方向。也许社会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就是一场大戏,你我的奋斗和经历都在变化、影响着所有人观赏这部大片时的体感身受,就让我们更加专注的融入自己的角色,美景同享,欢笑悲哀与共,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