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理战胜,银幕留辉--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及其电影映像

公理战胜,银幕留辉--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及其电影映像
Photo by Антон Дмитриев / Unsplash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岁月倏忽而过,战争的亲历者们已渐渐逝去,虽然有文字、照片的忠实记录,但电影的强大魅力可以更有效的影响普罗大众,将正义、光荣和累卵危局下的人性异彩传诸后世,让和平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也能够紧张懈怠的心灵,体会到面对邪恶的恐惧、争取胜利的喜悦和公理必能战胜的信念。让我们借助电影的力量,再次回到那伟大的年代,在空中、在海滩、在登陆点、在田野、街头和山区作战!

  1. 台儿庄战役,电影:“血战台儿庄”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噩梦来得更早。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进犯徐州,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分别阻止在临沂和台儿庄,并在台儿庄消灭日军一万余人,这是国民党第一次主要胜利, 捷报传出,举国若狂,悲观空气,一扫而空!反映这一场战役的“血战台儿庄”是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反映国民党正面抗日战场的影片,引起了极大轰动。纪实体裁的影片塑造了上至蒋介石、李宗仁下至普通一兵的真实形象,影片最后用长镜头表现了在断垣残壁中无数牺牲将士组成的血肉长城,将悲壮的气氛推到高潮,达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军事史实影片的艺术最高峰。
  2. 波兰战役,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纳粹德国在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从此,以突然袭击发动战争,用装甲部队与空军联合作战,闪电般摧毁对方抵抗能力的“闪电战”作为一种新的作战模式和恐怖概念被载入了人类史册。由于力量对比的悬殊,战争不到一个月就以波兰战败投降而告终。通过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我们可以真实的体验波兰人民、纳粹占领区内的犹太民族在随后六年中经历的非人苦难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黑白的影像、动人的音乐和主人公辛德勒从唯利是图的商人到执念“救人一命,即救全世界”的感人转变,成就了电影史上经典中的经典。
  3. 不列颠之战,电影:“伦敦上空的鹰”、“不列颠之战”

    德国的战争机器在闪击西欧后,勒马英吉利海峡,浅浅海水对面的英国似乎唾手可得。但是在1940年7-10月的空战中,不可一世的纳粹空军却在军民一心的英伦三岛上空如飞蛾扑火,纷纷坠地,希特勒在碰壁后只好掉头东顾,重犯两线作战的大忌。电影“伦敦上空的鹰”和“不列颠之战”都充分凸显了英国皇家空军这支“在人类战争的领域里,从来没有过这么少的人对这么多的人作出过这么大的贡献”的英雄部队。只不过前者谐趣,后者严谨,都是我们这一代童年时最美好的记忆。
  4. 巴巴罗萨,电影:“莫斯科保卫战”、“士兵之歌”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开始实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军事行动,集结前所未有的巨大兵力,共计五百五十万人,发动了对苏联的突然袭击,长达4年的东线作战爆发了。在“莫斯科保卫战”中,我们可以全景式的领略战争的宏大和残酷:一分钟前还在广场上欢乐的苏联群众突然从广播中听到斯大林用沉重的声音发布“告苏联全体公民书”,宣布德国背信弃义的发动了战争;在到前线慰问的交响乐队奏响的雄壮的军乐声中,冰天雪地里的苏军指挥官右手一挥发布命令:“炮兵连,急速射!”……这些都是多么熟悉而激动人心的画面啊!而在“士兵之歌”中,雄伟的战争场面让位于生活的细节和纯真的感情。阿廖沙立功获得六天假期,想回家给妈妈修漏雨的房顶,他用牛肉罐头贿赂看守混上了稻草车厢,却因此邂逅了穿黑色布拉季的少女舒拉,他们一起吃黑面包、聊天、搭错车却又再次重逢,年轻的心灵彼此触碰却又因战争而分开,散文式的描写和精致的黑白画面在我们的心里留下了士兵之歌的永久回响。
  5. 珍珠港事件,电影:“虎!虎!虎!”、“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联合舰队的飞机和潜艇突然袭击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最终将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电影中,美国人将这场他们视为“国耻”的战斗反复咀嚼回味。1970年拍摄的“虎!虎!虎!”由美国和日本导演分别拍摄自己国家的部分,场面壮阔、史实清晰,是同一时期二战史诗片中的经典之作。而2001年拍摄的“珍珠港”则完全落入商业电影的俗套,虽然动用大笔资金和先进的电脑技术制作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视听效果,可是严肃的历史题材淹没在三角恋爱、夸张的个人英雄主义和数不胜数的穿帮败笔中,令人扼腕叹息。
  6. 马来亚、新加坡和缅甸陷落,电影:“桂河大桥”

    偷袭珍珠港后,日本在太平洋发起了一系列攻势,从1941年12月到1942年5月顺利夺取了菲律宾、马来亚、新加坡、缅甸等广大地区,英美荷盟军兵败如山倒。电影“桂河大桥”描述的是战俘的故事,但是主题远远超越了胜利与失败、压迫和抗争的范围。片中的尼克森上校偏执于军人的服从天职和英国绅士对荣誉的追求,带领战俘修建了桂河大桥并深以为傲,当盟军派人破坏时他和日军一起试图保卫大桥,在混乱中饮弹身亡,当他倒下时身体压住了引爆装置将大桥和日军的火车一起炸上云霄。这最后的举动到底是不是上校幡然悔悟的主动之举成为了影迷永久的争论话题,也同样成为了对人性讨论的大分歧。
  7. 空袭东京-中途岛战役电影:“东京上空三十秒”、“中途岛”

    1942年4月18日,珍珠港事件后不久,美国就利用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轰炸机出其不意的轰炸了东京。为了彻底根除对东京的威胁,日本随即发动了中途岛海战,由于密码被破译,遭到惨败,损失四艘航空母舰,日本的进攻势头被打断了。拍摄于战时1944年的“东京上空三十秒”表现了短暂而激动人心的轰炸过程和随后飞机飞到中国境内降落,很多飞行员得到中国人民营救和热情款待的场景,是那个年代少有的表现中国抗战的西方影片。而“中途岛”则中规中距的体现了战役的方方面面,虚拟的个人经历和真实的史实相结合,取得了完美的叙事效果。
  8.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电影:“斯大林格勒”、“兵临城下”

    为了保卫伏尔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苏联红军在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间顽强抵抗,不但守住了这座英雄城市,还包围并歼灭了德国第六集团军,俘虏集团军司令保卢斯元帅。在德国拍摄的“斯大林格勒”电影中,我们看不到壮观的战争场面,只有兴奋的年轻士兵被投入绞肉机一样的战场,他们在那里被恐惧压倒、被沮丧和绝望所包围,最终无一例外地走向毁灭,充分表现了德国人对战争残酷的反思和痛恨。而“兵临城下”则通过苏德两方狙击手的较量来体现战争的浪漫和个人英雄主义。虽然故事是虚构的,片中对苏联军队的丑化和误解也无端降低了该片的观感,但是就像电影主人公苏联神枪手瓦西里确有其人一样,精湛的技艺和英勇的个人行为将永载战争史册。
  9. 瓜达尔卡纳尔之战,电影:“细细的红线”

    1942年8月至1943年2月,美国和日本抢占战略要地太平洋小岛瓜达尔卡纳尔,几经反复,美军历苦战取得最后胜利。从此日军再也无法恢复元气,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夺回了主动权。如果不是因为经常出现的人物内心独白过于冗长晦涩,“细细的红线”极有可能和同年上映的“拯救大兵瑞安”一起在票房大卖。片中海军陆战队攻占山头碉堡和雾中刺刀冲击日军阵地的场面极为逼真、震撼。演员的出色演出,更是将恐惧、私利、怯懦、英勇、迷惑的战士群像塑造得活灵活现,可惜生不逢时,令人惋惜。
  10. 北非火炬,电影:“巴顿将军”、“卡萨布兰卡”

    1942年11月8日,英美军队在“火炬行动”中登陆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与从东面进攻的蒙哥马利率领的英军一起夹击因“沙漠之狐”隆美尔而闻名天下的德意驻北非军队。电影“巴顿将军”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现代战场上的古典斗士–巴顿。在北非的戈壁滩上,他动情地向下属描述自己设想如何和对手隆美尔在坦克中决斗的场景成为血胆将军最传神的一幕。“卡萨布兰卡”中的爱情让人唏嘘不已,而超越爱情使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得以升华的则是对压迫的抗争和对正义的追求。大道理融汇在精致的情节和充满智慧的对白中,在瑞克咖啡难民们齐唱马赛曲和影片结束时警长的那句“搜捕嫌疑犯”(Round up the usual suspects!)真是峰回路转荡气回肠的神来之笔啊!
  11. 冀中抗战,电影“小兵张嘎”、“地道战”

    从1938年到1944年,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将投入正面战场的兵力转移到华北地区,用以针对抗日根据地,冀中是重要的战场之一。表现这一时期敌后斗争的“小兵张嘎”是使我们这一代人得以成长的重要精神食粮,从“别看你今天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等耳熟能详的台词,到上房爬树堵烟囱掏鸟蛋做木头手枪的童年生活写真,都还停留在记忆的深处,永远不能忘怀。而“地道战”则是一部更纯粹的战争片,拍摄它的部分目的是作为科教片来指导未来的人民战争。影片培育了中国人民天不怕地不怕的乐观精神,而那些曲折的地道、奇妙的机关也为童年时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
  12. 诺曼底登陆,电影:“最长的一天”、“拯救大兵瑞安”

    1944年6月6日,盟军重返西欧,在法国诺曼底海滩登陆,经过两个多月激烈的战斗,美英加自由法国的部队逐渐取得优势,突破了德军的防线。诚如其名,“最长的一天”用类似纪录片的形式全景描绘了登陆日那一天发生的大事小情,从士兵到将军,从天空到海洋和陆地,从敌人到盟友,从战士到黎民百姓……而“拯救大兵瑞安”则以小见大,在一小队美军寻找“牺牲八个,拯救一个”是否值得的过程中,管窥人性的光辉和伟大。
  13. 攻克柏林(1945年5月)电影:“解放”、“毁灭”

    1945年4月苏联红军发起了进攻柏林的战役, 4月30日,当战争即将结束时,希特勒在地堡中与自己的新婚妻子爱娃?勃劳恩自杀,随后不久,德国宣布投降。“解放”是苏联拍摄的表现1943年以后伟大卫国战争的史诗巨片,战争大场面气势磅礴,表现基层指战员生活的小场面细致生动,两者之间取得了巧妙的平衡。片中最后冲击希特勒总理府的战斗场面激动人心,和纪录影片交相辉映的片断更是让人记忆深刻。由德国拍摄的“毁灭”是最新的表现那一段历史的影片,从被围困在总理府地堡中一位女秘书的视角,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形象的希特勒。他像一个病态的老人,既有温和和蔼的一面,又时常因为极度绝望而爆发出狂躁的呼喊。将希特勒形象从魔到人的转变预示着对法西斯主义的新反思,纳粹的出现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希特勒并不是天降恶魔,德国以及世界人民应该更深的发掘邪恶产生的根源,而不是将罪责归咎于不可知。

在银幕前历数完这一场场残酷的战斗,我们理应顶礼膜拜先辈的牺牲和奋斗,也要感谢为我们拍摄影片,传承历史的电影人。同时我们坚信,自己的观看、感悟和口耳相传也将成为历史真理的注脚,让公理永远战胜,银幕恒久留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