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观片:卡波特

周末观片:卡波特

上上周末,我们(我小白变态叔叔)一起看了“卡波特”(Capote),观后三人一致叹服,却又难以一词置评,遂各怀心机做鸟兽散。匆匆两周已过,期间每日回想,或提笔欲写观感,总觉得自己言语苍白、感情浅薄。拖至今日,咬咬牙,分条罗列,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

  1. 洞悉人性,福兮?祸兮?
    卡波特这个娘娘腔的白面团儿,在影片所有场景中都显得异类独行,却又走到那里都吃得开。无论在纽约的知识分子沙龙、还是堪萨斯保守的乡下,他都能很快和需要接触的人打成一片。他用钱买通火车上的行李搬运工、监狱典狱长;用口才和逸闻打动警长一家;毫不做作的放下架子拉家常结交警长办公室的清洁女工;用自己的经历感动深受刺激的发现命案现场的女孩……可以说,卡波特在洞悉人性上,绝对是个大师。这样的本事让他能够抽丝剥茧,顺利完成调查,并敏锐认识到案件蕴涵的重大现实意义,从而引导他自创所谓“非虚构小说”(non-fiction novel)文体,以《冷血》(In Cold Blood)一书名留于后,看上去真是福佑天资。可实际上,在片中后半段,卡波特却又因此饱受折磨,如临地狱。卡波特一方面用真心与凶手之一的佩里结交,认同两人相似的童年处境,甚至觉得自己和佩里似乎是同一家庭的兄弟,只是佩里从后门离家,自己走了前门。另一方面,他却又无法回避自己的创作激情和成名野心,处心积虑隐瞒欺骗佩里,尽一切可能从这座“金矿”那里榨取素材。对人性明暗洞若观火的卡波特就这样把自己同样放在了解剖台上,内心煎熬和矛盾挣扎纤毫毕见,这样的六年光阴,实在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观后至今,每每思考如身临其境,当做何选择,辗转反复,往往有不寒而栗之感!
  2. 高山仰止
    在观片之前,幸亏我对此片并无了解,否则以往日之择片标准,这类“闷片”是很难入选的。这次算是开眼,知道了原来只要导演够功力、编剧有水准、演员真用心,完全平铺直叙的故事也一样能抓紧人心,连变态叔叔这样每次观片必睡的家伙都能不错眼珠儿的看完全片了:)整个片子的气氛和节奏把握,每一个演员的举手投足,萧索的堪萨斯平原,阳春白雪的新书朗读会,最后绞刑的行刑场,似乎每一分钟的视听体验都在不慌不忙地圈定你的情绪、挖掘你心底的未知、勾引出你自己的野心与良知相斗。对于这样一批高人我没什么可说的,因为习以为常的那些形容词已经不堪一用了。
  3. 画圆圈
    不是有那么一种说法么,大意是每个人的知识就像一个圆圈,圈里是你的已知,圈外是未知,学习的越多,圆圈就越大,你与未知领域的接触也就越多,你也就越来越认识到自己有多无知。这种说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多少有点让人绝望,很容易就丧失了把圆圈继续画大的动力。现在我想借这次观片的感受为这个画圆圈理论加上一个积极的要素:圆圈大小同样也代表了乐趣的大小,学习越多,乐趣越多,未知亦越多。真的是这样,我们三个人那天边看边聊,时不时会有人指出一些别人没有看出来的可看之点,乐趣大增。观片后意犹未尽,又上网看了一些评论,感觉更是受益匪浅。比如片中卡波特的“女保镖”耐尔,在刚陪卡波特赴堪萨斯乡下调查时尚未出名,后来卡波特写作遇困窘之时去参加的那场电影《杀死一只知更鸟》的首映式,就是由耐尔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耐尔从此功成名就。了解了这些情况,才可能对当时卡波特的落寞有所感受。片中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如果不了解就会错失很多精彩之处。
    最后,附真实的作家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照片一张,是他著名的小说“蒂凡内早餐”的封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