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初开始,包爸参加了沈慧心老师的“慧眼识子”课程,想学习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原理,以便更好地面对家里小臭包日益增长的折腾需要和爸爸妈妈心理不平衡准备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本来想着就是储备一些知识,以应不时之需,没想到很快就派上了用场。
事情是这样:上周包爸带包子去参加一个活动,预想到他可能会在一件事情上纠结,如果在活动中提出来会让其他人尴尬,于是在路上就反复向他强调,不许提这件事情,包子很痛快地答应了。没想到,到了地方,小家伙还是不假思索地用问题的方式把这件事抛了出来,包爸心里立刻冒起了火儿。等活动结束出门走到大街上,包爸质问包子为什么答应了爸爸却没有遵守约定。包子的反应是张口结舌,完全说不出任何理由。爸爸的怒火愈燃愈烈,又追问了几次没有结果,于是在路边就狠狠呲得了他一通。回家后,属狗熊的包子撂爪儿就忘了,可爸爸心里还别扭着,觉着这事远还没有解决。
等到周末,听了两节沈老师讲的关于需求与动机的课程后,包爸立感醍醐灌顶(以下是现学的心理学词汇堆砌,方家勿笑)——首先,关于不同层次心理需求的理论解释了包子的行为。前述事发后包子完全说不出理由,说明他当时的行为是下意识的,这表明行为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