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

身残志坚

去年看了一本很有教益的书——《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作者提出“深度工作”的概念,倡导在无干扰的状态下进行专注的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在分析阻碍人们进入深度工作状态的各种干扰中,书中写到:

社交媒体阴险的一面是,这些从我们的注意力上面谋利的公司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一项巧妙的市场颠覆:它们让我们的文化相信如果不用它们的产品,就有可能落伍。
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这些工具把我们的时间碎片化,削弱了我们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你的工具对你越有吸引力,你就越难在重要的事情上集中注意力。

尤其受震撼的是这一段:

如果你生活中潜在的每一刻无聊时光——比如说,需要排队等5分钟或者是在餐厅坐等朋友——都是用浏览智能手机来打发,那么你的大脑就可能已经被重新编排,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像是纳斯研究所里说的“心智残疾”。

按这说法,自己算是确诊无疑的残疾人了。但除非民政部门也接受此诊断标准、颁发本人残疾证并给予相应的扶助补贴,躺平接受也是不可能的。毕竟家里有娃,身残志坚困兽犹斗、垂死病中惊坐起日啖荔枝三百颗才是当爹的样子吧?

好在这本书除了下诊断,也在怎么战胜这种“心智残疾”方面,颇有见地和指导:

要达到个人巅峰的产出效率,你需要长时间、无干扰地高度专注于单一任务。
人类在深度沉浸于某项挑战时才是最好的自己。
高质量工作产出=时间×专注度
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关键在于越过良好的意图,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惯例和固定程序,使得进入并保持高度专注状态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
该策略的第一步就是明确个人职业和私人生活中主要的高层次目标……再列出为实现每一个目标而需要的两到三个重要活动。这些活动应该足够明确,保证你能清楚地了解如何执行……下一步就是思考你当前正在使用的网络工具,对于每一种工具,用你之前确定的关键活动来审查,认真思考使用此工具对你平时顺利地参与该活动是有实质的积极影响、实质的消极影响还是无影响。
深度的生活并不是适合所有人。你需要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你的习惯。对于很多人来说,快速地收发电子邮件和在社交媒体上发消息所带来的繁忙假象会给他们带来慰藉,深度的生活却是要你摆脱这些东西。
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全神贯注的能力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隐藏益处:这种全神贯注的状态占据了你的感官器官,使你避免了很多充斥在我们生活中难以回避的、细小不快的事情。

为了实践书里的深度工作方法、战胜心智残疾,决定先从一件事做起:换手机——在深圳一家因设计制造差异化安卓手机而小有名气的Unihertz品牌下,选了一款3吋屏、Android 13系统的小手机Jelly Star。同时,借此改变使用手机的方式:仅在手机中保留对生活至关重要且别无替代的功能,如移动支付、各种扫码、电子地图、打车、微信,其它的尽量做裁剪。

首先是釜底抽薪,从根儿上减少手机每日使用时长。新手机最大的特点是3吋的超小屏幕,以本人目前视力状况,根本没法进行时长超五分钟的操作,这算是利用了生理极限,效果奇佳。

然后卸载除微信外的所有社交媒体软件,在微信中也要追求最小化足迹。这类媒体的所有推送,都在莫名算法操控之下,我们做为个体,对绝大部分信息都无从辨别真伪或判断是否接近现实。在内容和接收者立场相近的情况下,多少能提供点儿情绪价值。但如果立场相异,那就是凭空添堵自食升压药丸了。把真正重要的联系人和群置顶,定时查看;其它群一律设为免打扰,每天带薪如厕那几分钟里跳着看看得了

仅保留最低限度的生产力app,以前恨不得所有能在办公室干的事都要在手机上、于移动中完成。现在按书中介绍的工具选择的手艺人方法——明确在你的职业和个人生活中决定成功与幸福的核心因素。只有一种工具对这些因素的实际益处大于实际害处时才选择这种工具——去衡量,使用这些“移动生产力”工具多半意味着在分心状态下工作,这对工作本身和打工人的精神状态都有负面影响,弊大于利。通勤的时候还是看风景找猫猫养精蓄锐,等到了营业场所再使用电脑、安排整块时间专注地完成为好。

不在手机上安装阅读应用,学习和娱乐性阅读使用kindle paper white完成,专器专用。

不安装手机游戏,家里PC Steam库和Switch里还有上百个游戏在赛博落灰,要玩就回家认认真真、腾出时间好好玩。

不装任何短视频应用。

总而言之,就是绝不再回到一无聊就拿出手机,然后在各种高刺激、低价值的无限滚动时间流中刷刷刷的状态。回收宝贵的时间和注意力,投入到那些低刺激、高价值、真正对自己和家人有重大意义的活动中。

用这个小手机还有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便携性增强——重量从214克降低到135克、体积也小多了,即使是夏天,也能实现裤兜、上衣口袋随意放。当然也有缺点:因为小到异样,买东西扫码时常被人问,对社恐来说有点难受。尬了几次后发现,只要回复“就是个老人机”,一般都能迅速结束对话,并收获关爱和理解的眼神。

当个受呵护的老人,总比心智残疾强。

初任(3.2吋的多普达A6188)、现任和前任(6.6吋的红米10Pro)智能手机合影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