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以说了

现在可以说了

“我要看这个”——上个月包妈把诺兰新电影“奥本海默”已过审,即将上映的消息怼到包爸鼻子前,做出官宣。于是从那天起,开始关注这部电影。7月20日香港首映后,豆瓣微博上渐渐有了观影评论,看了些短评,发现很多人在说剧情复杂、人物众多,如果不了解相关事件背景,可能会看晕。显然需要先做些功课,多少了解一下鹰酱当年搞原子弹的历史。

隐约记得书架上有本讲这段历史的书,找出来一看,书名是《现在可以说了》,翻译自原子弹工程(曼哈顿计划/The Manhattan Project)的总负责人、陆军退役中将莱斯利·格罗夫斯/Lt. General(RET.) Leslie R. Groves所著“Now it can be told: the story of the Manhattan project”一书。花几天看完,感觉虽然是一家之言,但记录详实全面,值得一读。书中也有大量篇幅提到奥本海默博士,对观影肯定有所帮助。原爆这个题材也适合给好久没更新的恐惧总和系列加篇内容,遂有本文。

有年头的书

这本书来自姥爷的收藏,扉页上有“上海三槐书堂珍藏”的钤印,印章应该是太姥爷亲手制作,后来被姥爷沿用。书页轻薄,纸已发黄,被仔细地包了书皮。拆开书皮,发现是1973年6月的挂历纸,真是有年头了。随书出镜的是小破球2中的人气角色、52Toys获官方授权制作的国产尖儿货——月面机器人笨笨。

出版信息表明,本书版次时间尚在改开之前。再次印刷则是1980年,那时还没加入ISBN,用的是“全国统一书号”。下一页的出版说明十分重要,也绝对适用于本文,请读到美帝相关内容时,持以分析和批判态度。

观影参考

根据IMDB上的电影演员表,大致能猜出重点剧情所在,从书里找出相关的内容,给包妈及有相似需求的读者做个参考。

始于1942年,终于1946年的曼哈顿计划,其目的是应用核裂变原理生产一种威力空前的武器,并先于任何人将其扔到敌人头上,以此缩短战争进程。

计划的工程任务,分为可裂变物质(铀235和钚)的批量生产、设计制造原子弹两项。罗伯特·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演员:基里安·墨菲)博士在后一项任务中起了主要和领导作用,对前一项工作也有所贡献。因此对曼哈顿计划而言,奥本海默是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人物。

在组织上,罗斯福总统通过最高决策团/Top Policy Group确定原子武器的大政方针,具体事务由军事政策委员会/Military Policy Committee议定,该委员会由著名工程师、主管军事科研的万尼瓦尔·布什/Vannevar Bush(演员:马修·莫迪恩,“怪奇物语”里的马丁博士)任主席,化学家、哈佛大学校长詹姆斯·科南特/James Conant(演员:斯蒂芬·考特尔)辅助,另有陆海军各一名将军任委员。格罗夫斯将军(演员:马特呆萌)是计划的总负责人、奥本海默的上司,直接向军事政策委员会负责。同时他循陆军指挥链,向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Gen. George C. Mashall将军(演员:威尔·罗伯茨)、陆军部长亨利·史汀生/Henry Stimson(演员:詹姆斯·瑞马尔)汇报工作(两人都是最高决策团成员)。在曼哈顿计划中做出贡献的科学家还有伊西多·拉比/Isidor Rabi(演员:大卫·克朗姆霍茨),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演员:丹尼·德费拉里)、欧内斯特·劳伦斯/Ernest Lawrence(演员:乔什·哈奈特——“珍珠港”主演)、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演员:肯尼思·布拉纳——”哈利波特与密室”中的洛哈特教授)、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演员:杰克·奎德——“黑袍纠察队”里的瞬移男)、阿瑟·康普顿/Arthur Compton、哈罗德·尤里/Harold Urey……名单太长了,只能挑这几位拿过诺贝尔奖的意思一下。在纳粹德国那边搞类似研究的有维尔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演员:马提亚斯·施维赫夫)博士,也是诺奖得主。

格罗夫斯将军在书中提及奥本海默博士近百次,评价相当积极正面。但也有一些欲言又止的地方,例如:

他的档案中有许多我们非常不喜欢的经历。保安机关(当时尚未由我掌管)因他的某些社交关系、特别是过去的,而不愿意批准他。我已十分熟悉关于奥本海默的一切报告材料。我象通常处理这类重要的保安事件一样,看了所有能得到的原证件;我没有相信保安官员所做的结论。最后由于我认为他的潜力超过任何保安上的危险,同时为了使此事不再讨论下去,我在1943年7月20日,亲自签发了给管区工程师的指示:
按照我7月15日的口头指示,应毫不拖延地发出任用J·R·奥本海默的委任书,而不管你所得的关于奥本海默先生的情报如何。


所谓“我们非常不喜欢的经历”,书中没有展开细说,找了找资料,感觉主要应该是这些:

  • 奥本海默的女友塔特洛克(演员:弗洛伦丝·皮尤——“黑寡妇”里的伊莲娜)、老婆凯瑟琳(演员:艾米莉·布朗特——“明日边缘”、“边境杀手”主演)、弟弟、弟妹及若干密友,都曾经或一直是美共成员;
  • 从三十年代开始,奥本海默积极、公开地参与了左派及美共的很多社会活动,被FBI列入监视和调查的黑名单;
  • 私生活不检点,特别爱向有夫之妇下手。

如前面引用所述,格罗夫斯将军没有在意奥本海默以前的经历,坚持任命他担任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主任,负责设计和制造原子弹。奥本海默也不负所托,殚精竭虑完成了这一使命,并因此于1946年获颁当时平民的最高荣誉——功绩奖章/Medal for Merit。

战后不久,奥本海默从曼哈顿计划的职务中离任,回大学任教,但仍保有核武器研发的高等级安全许可,并在多个国家级委员会中任顾问。出于道德考量,奥本海默于顾问高层和国内外公众场合中,积极倡议国际合作、反对核军备竞赛及核威慑外交,为杜鲁门总统(演员:加里·奥德曼——前两年刚在“至暗时刻”里演丘胖,这是要开攒二战盟国领导人系列了啊)所恶。

1953年艾森豪威尔任总统后,奥本海默的政治对手、时任原子能委员会/Atomic Energy Commission主席的刘易斯·斯特劳斯/Lewis Strauss(演员:小罗伯特唐尼)说服总统取消了奥本海默的安全许可,并要求他从委员会辞职。奥本海默拒绝辞职,要求上听证会自证清白。1954年4月听证会开始,针对他的指控主要集中在早期与美共的关系,以及曼哈顿计划期间与反美亲苏人士的接触。奥本海默否认这些指控,同时指认了一些同事是美共、或有联系苏联的渠道。在听证期间,奥本海默行为举止失措、证词前后矛盾,最后听证委员会做出决定:奥本海默是忠诚的美国公民,但他的安全许可应该被取消。

有相当多的人认为这场听证会是猎巫和迫害,格罗夫斯在书中(首次出版于1962年)也写到:

至于他的忠诚,近年来我在报纸、电视、广播中和对高当·格雷博士领导的人事保安局的谈话中一再说过,如果奥本海默曾有意地犯过反对美国的不忠实的罪行,我将会大为惊异。

在奥本海默政治盟友的不断努力下,约翰·肯尼迪总统在1963年决定向奥本海默颁发恩里科·费米奖,多少有平反的意思。去年12月,“奥本海默”电影预告片发布几天后,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宣布1954年取消奥本海默安全许可的决定无效——“更多证据表明,奥本海默博士所经历的程序中存在偏见和不公平,而他对国家忠诚和热爱的证据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

其他内容

书里有些故事还挺有意思,比如有关美帝海陆军隔阂的:

曼哈顿计划的执行多依仗陆军,海军参与稍少,研究基地和工厂大多深处内陆,担任警卫的陆军大头兵们对海军制服和军衔少见自然多怪。格罗夫斯调来一名海军上校威廉·帕森斯/William Parsons做洛斯阿拉莫斯的军械工程师,当这名军官第一次来报到时,虽然证件手续完备,仍在大门口被拦下。警卫非常兴奋地给主管打电话,报告抓到一个探子,形容这家伙身上穿的军服就像三美刀钞票一样假(美元纸币没这面额),佩着上校的鹰徽,却自称是上尉(captain在海军中是上校,陆军里是上尉)。1945年2月,使用B-29轰炸机对日投掷原子弹行动已进入关键时刻,格罗夫斯选派陆军上校克帕特里克/Elmer Kirkpatrick进驻轰炸机起飞机场所在地提尼安岛/Tinian Island。出发前循惯例准备了一套代号,用州和城市名指代一些常用的人事物。克帕特里克上岛后拍电报汇报工作,引起渲染大波,开始谣传有个陆军的大嘴,在电报里暴露了海军的主力舰情报(二战时美帝海军战列舰BB以州、巡洋舰CA/CL以城市命名)。格罗夫斯这才惊觉不妥,电告克帕特里克销毁现用代号,停止发报,新代号由专人送达。

还有从后世角度来看,在原子弹作战计划这种空前绝后的大事里,竟然颇有些出人意料的疏失:

在首次轰炸广岛行动时,名为“伊诺拉盖伊/Enola Gay”的B-29轰炸机在华盛顿时间8月5日上午11:45(当地时间8月6日上午02:45)起飞,本应一小时左右送达的消息在延误约6小时后,于18:45通知到格罗夫斯将军;而华盛顿时间18:15投弹并观测到成功爆炸的电报,到深夜23:30才送达。等待期间,格罗夫斯及其手下百爪挠心,连一贯镇定自若、信赖部下的马歇尔将军都催问了几次。到晚上十一点一刻,64岁的老人家终于熬不住要去睡了,让秘书通知格罗夫斯有消息明儿早再说了。

书中记载的另一次疏失,成了京都百姓的福音。很多人知道,在最早的原子弹轰炸计划中,京都在名单中列第四位,史汀生对此坚决反对,甚至把此事捅到杜鲁门总统那儿,最后将其从目标列表中去掉。不那么为人所知的是:在史汀生知悉名单之前,陆军航空兵就已禁止空袭包括京都在内的这几个城市,以便日后正确评估原子弹的毁伤效果。而在史汀生将京都从名单中排除后,这一变化并没有立刻通知到陆航的轰炸机部队,两事叠加,京都因此少挨了不少铁疙瘩。

最后这个可能得算格罗夫斯在书里插的软广了——按书中描述,格罗夫斯从一开始就希望将钚工厂(汉福德区)的建设和运营交给杜邦/DuPont公司。但杜邦的技术人员及高管都不愿承接,理由是:1)公司的技术优势在化工,没有核物理工程方面的经验;2)生产钚的方法、流程还在实验室中摸索,就要跳过中间工厂直接建全规模生产工厂,成功希望渺茫;3)放射性物质的生产中有太多未知因素,可能对员工造成伤害,毕竟一战时生产夜光表镭女工的惨状还历历在目。格罗夫斯晓以大义,杜邦高管估摸这事躲不过去,在商定两个前提条件下接受了项目:一是杜邦公司将按工程实际支出向政府报销费用,不以任何形式(货币酬金或技术专利)从项目中获取利益;二是可能产生的对环境和人员的危害由政府包底负全责。在后来走合同流程时,发现不取利润一事有违法律,于是在合同中写明杜邦收取一美元酬金。格罗夫斯在这件事上确有眼光,论建工厂搞生产,杜邦的工程师比实验室里的科学家要靠谱。诺奖得主康普顿曾在正式文件中预计,第一枚炸弹所需的钚可在1944年完成生产,至1945年可供每月一颗,而杜邦总工的预测比这个要迟一年。事实证明,后者是正确的。日本投降后,格罗夫斯马上安排给杜邦转了那一美元酬金。没成想不久后被审计员发现合同期限未满,要求杜邦给山姆叔退33美分回来。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无水印图片来自维基及IMDB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