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A collection of 11 posts
美东游:第一站纽约
生活碎碎念

美东游:第一站纽约

包子去年经两轮考试,获得一次到美国学校参加夏令营,进行数学学习和比赛的机会。爸爸妈妈也没去过美国,当然乐得搭这条顺风船,一家人在七月酷暑中登陆美东北,既是度假和娱乐,也想好好体验一下大洋彼岸不同的社会风貌。 北京纽约之间直航航班目前只有国航的,航程跨12个时区历时14个小时多,还好座椅间距比想象中宽裕,勉强可称舒适。三个人的Kindle里都塞好各自喜欢的漫画和小说,再加上吃吃睡睡,于当地时间深夜抵达纽约。 包妈通过在美工作的同事,联系了华人经营的电召车到机场接机。从JFK机场到上西区的酒店,大半夜居然也堵车。司机师傅下主路走小道绕过拥堵,相当靠谱。整个车程中,司机手机一直在大声播出群聊的语音,估计是闽南或潮汕方言,听不太懂,可能是在说客人的叫车地点。不知是不是为了实现类似文字贴的置顶目的,只要没人打断,相同一句话会连续重复十几二十遍,听着很是诡异。 凌晨一点多到酒店办好入住手续,进屋先是感觉“好冷!”,一看空调大开温度显示华氏65度(摄氏18度);第二感觉好奇怪,门口没有插房卡取电的开关,也就是说屋里的电器和非中央空调只要客人愿意就可以一直开着。进屋行李打开,洗澡换衣服,都折腾完
26 min read
现在可以说了
生活碎碎念

现在可以说了

“我要看这个”——上个月包妈把诺兰新电影“奥本海默”已过审,即将上映的消息怼到包爸鼻子前,做出官宣。于是从那天起,开始关注这部电影。7月20日香港首映后,豆瓣微博上渐渐有了观影评论,看了些短评,发现很多人在说剧情复杂、人物众多,如果不了解相关事件背景,可能会看晕。显然需要先做些功课,多少了解一下鹰酱当年搞原子弹的历史。 隐约记得书架上有本讲这段历史的书,找出来一看,书名是《现在可以说了》,翻译自原子弹工程(曼哈顿计划/The Manhattan Project)的总负责人、陆军退役中将莱斯利·格罗夫斯/Lt. General(RET.) Leslie R. Groves所著“Now it can be told: the story of the Manhattan project”一书。花几天看完,感觉虽然是一家之言,但记录详实全面,
15 min read
寓教于吃
我家包子

寓教于吃

包子从小就是吃货,绝对属于记吃又记打类型的。有什么事想让他快速记住,除了打手板之外,就得跟吃的沾边儿或边吃边聊才行,所以寓教于吃就成了爸爸妈妈必备的技能。 某天包妈下夜班到家想好好睡一会儿,正好包爸要去买面包,就让包子跟着一起去。包子正看着电视被打断,有点不高兴,爸爸心一软,就带他先去了DQ,一人买了一个新出的红丝绒冰淇淋。好吃的进嘴,包子心花怒放,下面就一切好说了。 爸爸先是给包子科普了一下冰淇淋的做法,就是牛奶加糖和各种配料(巧克力、果汁……)然后在冰点以下的温度快速搅拌,打成粘稠糊状的过程。然后讲了二战时期的真实故事:太平洋战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战斗机飞行员们,每天在热带岛屿和日军作战,十分渴望能吃上冰淇淋。虽然不缺牛奶可可粉糖等原材料,但那时冰箱并不普及,所以这事还是可望不可及。不过全世界的吃货都不是好惹的,一个叫Joseph Hunter Reinburg的战斗机中队长,在地勤工程师的配合下,将一个副油箱进行改装,在里面加了装满牛奶可可粉混合物的容器,然后挂在F4U战斗机机腹下,飞上天空执行战斗任务,指望着30000英尺(约9000米)高空的零下五十度气温能成就美食。第
5 min read
高堡奇人终结怅想
生活碎碎念

高堡奇人终结怅想

去年美剧高堡奇人第三季结束时,包爸曾写下影评给予高度评价。之后不久得知第四季将是最终季,一面遗憾好剧不长,一面倒也十分向往终局的揭幕,当时就想好看完后要以“终结畅想”为题码字。眨眼一年过去,剧集按时播出,一口气看完后,不禁感叹世事难料,文题要做一字之改——惆怅的怅将取代畅爽的畅,非此无以体现包爸对神剧烂尾的痛惜之情。下文有关键情节剧透,请慎入。 这一季集中了黑人共产党反抗军(Black Communist Rebellion)在日属太平洋合众国的崛起、日方高层内斗和天皇裕仁宣布全面撤军、帝国元帅Smith失宠于元首希姆莱面临被清洗、Smith和Helen夫妇感情纠葛和追忆往昔、Smith利用Die Nebenwelt装置进入平行世界、领悟穿越之道的女主Crain受脑中异象感召上下折腾求索、城户总检察长父子等多条剧情线,对区区一季10集来说显然内容过多,可谓仓惶收尾。 本剧之前塑造最成功的角色——John Smith依然神采逼人,但编剧突兀地安排他莫名失宠,感觉十分别扭,前三季算无遗策的美版司马懿怎会犯下如此低级错误?想来这是编剧为了在一季内做太多安排而不得已取舍的结果:
16 min read
中途岛电影亮点槽点汇
生活碎碎念

中途岛电影亮点槽点汇

11月8日好莱坞新片“决战中途岛”(Midway)在中美同步上映,自己第一时间去电影院看了,回家又在电视上把1976年杰克·斯迈特导演的同名电影回顾了一遍,然后把这个题材的藏书《断剑》、《航母舰队司令》挑重点翻看一番,本文尽量不掉书袋,集中说电影的亮点和槽点,另外会将内容按受众分为“去影院看个热闹”、“历史军武小白但爱电影”、“学点豆知识看完可以显摆一下”几部分,大家可以各取所需: 家中部分和中途岛有关藏书及新收的美帝海军甲板作业A-2防寒帽 去影院看个热闹 * 亮点:战争场面五星 对纯粹想看个电影娱乐一下的吃瓜群众们,这片其实挺爽的。最大的亮点肯定是战争场景,要排场有大排场,要特效有乱真特效,接近终场时主角Best上尉那一发入魂的俯冲轰炸更是燃到爆,绝对值回票价。 * 亮点:没有彩虹屁 动作戏外的文戏也很好,除必要的背景介绍、战况交代外,主要是传统的守护家庭、战友情谊,相比2001年爆炸贝导演的“珍珠港”中从头泼到尾的三角恋狗血真是强太多了。而近年常见的生硬乱入所谓政治正确的LGBT、黑人角色等彩虹屁也一概没有,实属难得。
15 min read
马革裹尸人未还
生活碎碎念

马革裹尸人未还

烈士壮怀 七十五年前的今天,1944年11月5日,太平洋马尼拉湾上空某处,23岁的美国青年Loyce Edward Deen——第15舰载机大队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的机炮射手、海军一等水兵、奥克拉荷马州阿尔特斯市教师Allen Deen和妻子Grace Deen的儿子——在战斗中被日军战舰防空炮击中,当场阵亡。 经驾驶员Robert Cosgrove少尉的艰苦努力,受伤战机成功返回埃塞克斯号航母。经舰上人员检视,Deen牺牲在他的战斗岗位——鱼雷机背部球形炮塔中,遗体和炮塔均被40毫米炮弹打烂。一条不同寻常的命令随即下达:这架垂尾编号为#93的鱼雷轰炸机将与Loyce Deen一起海葬,命令强调不允许从这架战机中拆卸任何零件,以完整形态陪同Deen沉入海底。 Deen的指纹被仔细采下,轰炸机被推至飞行甲板尾端,在战友们的注视下,随舰牧师主持了简短仪式,随后战机被推下舰尾,很快在尾流中消失。 据北欧神话,女武神Valkyrie在战场上寻找英勇战士的灵魂,并将他们引领至Valhalla神殿。我愿相信,在复仇者式轰炸机被推下航母的一瞬,Loyce Edward Dee
5 min read
海军列强军歌MV之批判与欣赏
生活碎碎念

海军列强军歌MV之批判与欣赏

签订于1922年2月6日的《华盛顿海军条约》(The Washington Naval Treaty/ワシントン海軍軍縮条約),是由美、英、日、法、意五国在华盛顿缔结,旨在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条约主要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主力舰总吨位之比为5.25:5.25:3.15:1.75:1.75,有效期到1936年12月31日为止。本文中的“海军列强”仅指此条约中的前三强,军歌也源自遥远旧日,今人欣赏请务必加持批判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大英腐国《撸不列颠尼娅》 好吧,我承认Rule, Britannia!这歌名用音译有点大不敬,该叫《统治吧,不列颠尼亚!》来的。这首歌歌词取自詹姆斯·汤姆森的同名诗作,由托马斯·阿恩于1740年成曲。
10 min read
共和统帅堂
生活碎碎念

共和统帅堂

在CBS电视台10月14日播出的60 Minutes访谈节目中,记者Lesley Stahl到白宫采访了现任大统领唐纳德川普,片中一个镜头晃过(见上图),眼尖的美国吃瓜群众们看到了白宫墙上的一幅新画,纷纷惊叹:“还真挂出来了嘿!” 就是这幅,由画家Andy Thomas所画的油画——The Republican Club,直译就是共和党俱乐部,不过我更愿意叫它“共和统帅堂”——听着更牛x一些,或“象党凌烟阁”也成:) 画中若干位共和党总统冲破阴阳界,济济一堂,把酒言欢。闯王稳居视觉中心,穿白戴红分外显眼,看上去既苗条又放松,虽然在座的好几位前辈面前都摆着酒,川总还是万年不变的喝着自己的可乐。左边的小布什估计待会儿还要负责开车把川总送回白宫,所以手边也是一杯可乐。这位司机师傅没喝酒但脑子却有点瓦特了,自己的爹在旁边还站着,他就敢大模大样坐下聊闲篇儿了。中间的林肯有点惨,不但饮料喝完了没人给添,还只给了个背影,要不是有把大胡子,被当成阿猫阿狗也未可知。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尼克松坐在林肯右边,笑眯眯喝着红酒。再过去老罗斯福喝薄荷朱丽普喝high了,撸胳膊挽袖子左脚都上了椅子,是不
4 min read
显摆
生活碎碎念

显摆

请允许我偶尔也蹭个热点,关于近期‘亚太第一’律所的张par朋友圈嘚瑟触众怒一事,包爸看了就心痒难耐。倒不是想居高临下再踩咕几脚这可怜的玛丽苏文受害者,而是想起两个经典的显摆成功案例,跟大家分享(显摆)一下:) * 请读出地速 嘚瑟的主人公是美国空军飞行员布莱恩.舒勒和沃尔特.沃特森,哥俩儿是绰号为“黑鸟”的SR-71型高空高速侦察机驾驶员。那天他们开着黑鸟飞入洛杉矶空域,在电台中听到有架塞斯纳(螺旋桨单发动机)的驾驶员请求控制中心读出他的地速,塔台回复:“90节(166公里/小时)”;过了一会儿,一架双发动机的比奇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得到的回答是“120节(222公里/小时)”;话音刚落,电台中传来一个自豪的声音:“灰尘52需要地速读出”,这是一架F-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双喷气发动机)驾驶员的请求,塔台回复:“地速525节(972公里/小时),灰尘52”;这时舒勒少校内心的晒鸟……呃……晒黑鸟……呃……晒飞机速度的欲望也蠢动起来了,正待开口,听到后座的灵犀一点通好基友沃尔特打开电台开始通话:“中心,
3 min read
我的女神:Hedy Lamarr
生活碎碎念

我的女神:Hedy Lamarr

一般来说,对给真人贴女神标签这种事我是没啥兴趣的,尤其是现如今,线上线下的各路“女神”略经炮制就争先出洞,这个词蕴含的褒义贬值之快已经堪比津巴布韦元了。不过,对于今天想写的这位Hedy Lamarr(海蒂.拉玛),以我个人标准衡量确是实至名归,足斤足两。 “神迹” 1914年11月9日,海蒂出生在维也纳(那时的名字叫Hedwig Eva Maria Kiesler),父母都是犹太人,家境不错。十六岁时,她中学没毕业就跑到电影厂找了个工作,1933年十八岁的海蒂在一部捷克电影中担任了女主角,电影的捷克语名字是Extase(英语:Ecstasy,中文:狂喜)。电影一上映就引发了极大争议,原因:海蒂的角色不但全裸出镜(在河里洗澡,树林里追马——是的,光着PP追惊马,这片的剧情是啥档次大家可想而知了),还有表现性爱和高潮的大特写——脖子以上部位的。 大家可以想象这样一部电影对1933年欧洲观众道德观的冲击吧,不久,更具冲击性的消息传来:海蒂结婚了,丈夫是时年33岁,奥地利富豪中排名第三的军火大亨Friedrich Mandl(想想2013年的李彦宏迎娶于婕/泷泽萝拉/
9 min read
从“Send us more Japs!”证伪想起的
生活碎碎念

从“Send us more Japs!”证伪想起的

1941年12月,美利坚合众国刚刚被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爆炸声所惊醒,不情愿地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人在倍感屈辱的同时,惊愕地看到原来一百个瞧不起的小鬼子不但把强大的太平洋舰队砸碎在港口里,还在东南亚、菲律宾、太平洋诸岛横扫千军,为所欲为。就在战争形势一片晦暗的时候,小小的威克岛却传来了好消息:12月11日,不足450名守岛海军陆战队员英勇奋战,把来袭的日本舰队打了回去。战斗中两艘日本驱逐舰被击沉,登陆部队没上岸就夹着尾巴逃了回去。更令媒体兴奋的是,虽然孤悬海外的守军显然无法逃脱被卷土重来的日军击败的命运,但是在被上级问及还需要些什么的时候,陆战队第1守备营营长德弗罗少校喊出了一句二战期间最著名的豪言壮语:“Send us more Japs!”(多送些日本鬼子来吧!)一时间,这句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的大吼响彻了美国各地,士兵和平民百姓口耳相传,士气大振! 然而,现在已经证实,这句话是出于宣传目的伪造而来。战后从战俘营中幸存归来的德弗罗少校首先否认了自己曾说过这样的话,后来的考证表明,当时守岛总指挥坎宁安中校向后方发送了许多求援电报,那句经典之语就是从其中一份断断续续的电文(SE
7 min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