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A collection of 67 posts
仨猫一狗
生活碎碎念

仨猫一狗

家附近这一片胡同里有不少猫出没,有时候悠闲地在房顶上坐卧停留,有时候飞快地在街面上往来穿梭。一开始包爸以为这些出来混的都是野猫,但有次拿猫饼干投喂时,旁边一位老奶奶说,其实这附近的猫起码一半是家养的,只不过住平房不怎么关门,随它们四处溜达而已。 ▼ 不管是野生还是家养的,猫猫群落里有了一个新成员…… ▼ 看见有人盯着还有点怕,一个劲儿往妈怀里躲 ▼ 猫妈早就习惯了两脚奴们的凝视 ▼ 猫妈:走,妈妈带你去逛街 ▼ 猫娃:骄傲地翘起我的小尾巴 ▼ 猫娃:世界再大,也要紧贴着妈 ▼ (一小时后)猫妈:遛娃好累…… ▼ 大觉胡同某个院里的一只看门喵 ▼ 一点也不怕人,随便拍 ▼ 镜头感也好,推拉摇移见怪不怪 ▼ 自己正蹲门口拍的高兴,镜头左边突然晃进一只好奇的狗脸,吓了我一跳,快门虽然及时按下,可惜焦对虚了。又折腾一通,才实现了猫狗同框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3 min read
周末逛模型展
生活碎碎念

周末逛模型展

周末去逛了第21届中国国际模型博览会(Hobby Expo China 2023),据说这展本该是一年一办,因为疫情鸽了好几次,刚刚恢复。展厅里是乌央乌央久违了的人潮,差不多一半人也不戴口罩了,随波逐流的我一边儿社恐,一边儿在心里载歌载舞:) ▼ VIP票附送一本《模藏》杂志的展会特刊,一个埃斯顿马丁GT3赛车1:64比例、EVA初号机配色的合金车模,最下面的是展位全图 ▼ 展览地点在北京展览馆,一般都是简称“北展”,离家很近 ▼ 虽然近但其实根本没怎么来过,看什么都新鲜,肉乎乎的和平鸽多喜兴啊 ▼ 这哥特式尖顶上面的五角星已经不是原装的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受损,后来换更轻质的材料重做了一个装上 ▼ 展厅正门外四根装饰华丽的柱子上各顶着一尊人像雕塑,两男两女,自东向西分别是学生、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学生右边这个又是镰刀斧头又是麦穗,基本上就是苏联国徽的简版,去掉了五角星、地球、太阳、用16个(1946年)加盟共和国文字写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绶带 ▼ 气突苏的原因显而易见:北展是建国初期苏联援建的项目,建筑方案源自位于莫斯科的“全联盟农业展览馆(Всесою
9 min read
国产尖儿货之泡汤JONSEN
生活碎碎念

国产尖儿货之泡汤JONSEN

我们全家都超爱泡温泉,印象最深的一次温泉旅行是2018年在草津,到室外池泡时正好下雪,那种舒舒服服泡在池子里、于万籁俱寂中仰望夜空、看雪花纷纷落下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之前看过的日本温泉纪录片里,有很多野生猕猴冬天到室外温泉泡着取暖的镜头,所以当时还幻想了一下万一碰上猴子们该怎么办:) 可能是受这次经历的影响,某天看到国产玩具品牌52TOYS新出了泡汤版猛兽匣大猩猩的图片,心里立刻种了草,赶紧上网预约,一等通知到货,就麻利儿赶到门店,收入囊中。 这款玩具仍属于猛兽匣(BeastBox)系列,也就是说可以在猛兽形态和5x5x5cm的方块之间变形。包装是纸盒全包,没有露出内部的产品,盒子正面印有大猩猩形态的全身硬照、名字JONSEN、产品编号BB-03JS及日文汉字“湯”。 打开包装盒,里面是用透明吸塑材料固定好的大猩猩和方块形态收纳盒,此外还有说明书、日式澡堂瓷砖背景图、遮羞布帘、猛兽匣产品宣传单页等。 方块收纳盒是磨砂半透明塑料,很有质感,顶面有“湯”字,像个泡澡的汤桶。把大猩猩扔进去,再把附送的那张印有富士山风景、形似传统日式澡堂墙面瓷砖装饰的图片插在收纳盒盖子背面,就能摆出一个
5 min read
帝都街拍之近期胡同所见
生活碎碎念

帝都街拍之近期胡同所见

帝都之秋转瞬即逝,不知为什么今年家里暖气来的特别早,但外面温度还没降,热的在家要短打扮甚至开电扇…… 葫芦藤爬上了一棵貌似已死的老树,大大小小的葫芦娃们带来了新生机 葫芦娃俯瞰着下面的家长里短 两只喵侣在蓝天绿叶下意气风发 飞檐走壁、尾巴甩出奇妙弧度的喵侠 第一场雪突然降临帝都 看到屋檐下的冰凌,就想起虎胆龙威2中被布鲁斯威利斯掰下来当武器干掉反派小喽啰的场景 家附近的清真寺在做装修,把原来穹顶和宣礼塔似的装饰都去掉,换成中式挑檐屋顶了 胡同里的青年旅社,估计最近都没什么客人吧 朱门闭锁,从来没见开过门的四合院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2 min read
帝都街拍之一叶知秋
生活碎碎念

帝都街拍之一叶知秋

一眨眼已入秋,这短短一个月可说是帝都一年中最好的时节:温度不凉不热、植被依然繁茂、采暖锅炉还没开火晴空常现。 赵登禹路北段,西侧以楼房为主,东侧多平房 蓝天黄叶和高科技老大哥之网罗…… 金枝玉叶、一路向南 太阳刚升起不久的赵登禹路 跟上一张差不多同样位置,时间是下午了 硬山顶的老房子、摄像头和一树黄叶 还是刚才的房顶 青堂瓦舍、根深叶茂 环卫工人的绿色卡车和黄叶还挺搭 话说某天某位同学约了到西四“那间”咖啡厅谈事,微信里定好时间九点半见。包爸稍提前五分钟到了咖啡厅推门想进,不料大门上锁。仔细一看人家十点才开门,只好悻然站到路边打电话,让同学十点再来。等挂了电话突然惊觉刚刚这场景Déjà vu啊,同样的事几个月前就干过吧,而且仔细想想好像约的也是这同一位吧,看来人到中年,健忘已是常见病了:( 还好带了相机,这半小时就在附近转转拍照吧 都快十点了,这教堂也不开门 小时候住西单时常从这门口走,但那时候貌似被什么别的建筑物挡着,从街上直接看不到 这名字不能乱打,和94年某闽敢事件相关……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
3 min read
帝都街拍之喵运爆棚
生活碎碎念

帝都街拍之喵运爆棚

上周喵运爆棚,连着拍到各式各样的猫猫,不专门来一篇实在不合适。 一个屋顶五喵十猫耳二十猫腿儿啊,太激动了! 虽然没什么依据,但我就觉得这是一家子,仨娃高度符合当前价值观:) 娃们都围在妈妈身边,爸爸在一旁挺身警戒,是想给娃们抓只鸟加餐吧? 妈妈你看,下面有个怪蜀黍盯着咱们呢…… 不用理,除非他掏出小鱼干…… 妈妈照顾三只好奇娃,“辛苦”二字都写在脸上了…… 这只感觉很雍容,是这一片儿的阔喵太太吧…… 猫咪都有了专车,其实老奶奶推的小车上也是个猫包,可惜没拍到…… 好像是前面一家子里的小黑娃,独自出来探险了! 翻了一下发现自打今年开始玩街拍,猫猫为主题的已经有几篇了,够建起一个新内容标签——喵星人来聚合猫片儿让大家来云撸了:)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2 min read
帝都街拍之机械原力
生活碎碎念

帝都街拍之机械原力

每天带小相机出门玩街拍已经大半年了,因为不懂车所以很少拍轿车,但对街上各种原力十足的机械还是很有兴趣拍的,整理了一下正好能凑个九宫格出来 。 附近建筑工地的塔吊,记得我们小时候这种吊车都是有个尖的,现在貌似都是照片里这种平头的了。上网查了一下,果然——“以往塔吊都是有斜拉和塔尖的,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越来越成熟,便产生了平头塔吊……其特点就是在原自升式塔机的结构上取消了塔帽及其前后拉杆部分,增强了大臂和平衡臂的结构强度。这种塔吊的主要优点是整体体积变小,安装便捷,降低了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起重臂耐受性能好,受力均匀,对结构及连接部分损坏小,部件可标准化、模块化、互换性强,减少设备闲置,投资效益高” 西直门桥下猫着的挖掘机 可惜是轮式的,如果是履带式、颜色再改为黄加紫,那简直就是变形金刚里霸天虎的清扫机啊 南边地铁19号线工地上进行拆除作业的汽车吊 胡同里某天来了辆高空作业车 这明黄色和绿叶蓝天配在一起真是好看 伸缩臂式作业平台升上去后,工人开始修剪树枝,以免刮风下雨树枝断落砸坏输电线 自行车也是机械啊:) 另外很得意自己按一下快门收进来三辆车六个轮
3 min read
我见犹怜屋顶喵
生活碎碎念

我见犹怜屋顶喵

我家楼下这条胡同南侧基本都是平房,屋顶上常见喵们睥睨众生、从容来去。虽然还是触不可及,但总比云吸猫又近了一步,包爸对此感激涕零,抓紧时机留下主子们的御真影,不时垂涎崇拜。久而久之,多少掌握了喵们的一些作息规律。比如近胡同东口有个卖手擀面、馒头的门脸,治理拆墙打洞后就关了门,这小屋房顶平坦,有树影遮荫,估计因此得到喵们的青睐,常有几只过来躺平了午睡。 最常见的是这位一眼儿大一眼儿小的主子,其相庄严威不可侵,颇有独眼戴黑眼罩的海盗船长范儿。 眺望远方思考猫生…… 弓起背这是要攻击还是睡醒了拉拉筋? 就算是船长睏了也得打哈欠…… 睡着后就变成肉乎乎的小可爱 这摊平的小jiojio啊,萌化檐下多少路人甲乙丙丁 还有一只爱在这屋顶睡觉的大橘,某日悍然对包爸使出歪头杀。这谁扛得住啊,恨不能飞身上房去rua一rua! 当然整条胡同的房顶都是喵们的领地,这只白猫较少见,估计是家养的,偶尔出来巡游一下。 还有奶牛上房 这只包爸尊称为“领袖”。 难得“船长”、“领袖”(只露出一条腿儿)和一只三花碰头开会,包爸却没带相机,真是好生遗憾! 喵片儿放完
3 min read
帝都街拍之骄阳夏花
生活碎碎念

帝都街拍之骄阳夏花

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氛使人们裸露的更多,也更难掩饰心中的欲望。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 西直门内大街南侧的帝都综合应急救援总队大楼 楼里面都是消防蓝朋友吧 冠英园 赵登禹路 天主教帝都总教区西直门天主堂 路边绽放的夏花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2 min read
帝都街拍之社恐很少拍人
生活碎碎念

帝都街拍之社恐很少拍人

虽说疫情是百年难遇之世界级灾厄,自己无时无刻不在盼着劫波渡尽、恢复正常。但对于社恐的包爸来说,起码对宅家干工作不见人和出门戴口罩少寒暄这两点,是颇为中意的,上图帽儿衫上的文字基本上活灵活现了自己的内心。当然大部分时候,社恐要面对的都是不如意之事,比如年初报名kelvin李老师的数码摄影课后,包爸开始每天带相机出门拍照练习,但作为社恐,在街上拍陌生人真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以下就是攒了好久的一批勉强之作。 为家附近的老居民楼做墙面喷漆的工人,最近小区里类似的粉饰工程有不少,据说都是托了党建百年之福 早上胡同里寂寥的环卫工人 中关村附近一位挎着艳丽包包的吸烟男士 墙面喷漆工作完成,正在拆脚手架的建筑工人们 祖孙俩 母女俩 天坛公园里练推手的红男绿女 天坛东侧坛墙边跑步的男子 古北水镇里和大橘狭路相逢的一家三口 这个比较特别,是某天包子放学时正和同学们瞎聊时被爸爸偷拍的。回家看照片怎么看怎么眼熟,在自己图库里一搜,果然找出张中苏蜜月时的宣传画,对比看真是惟妙惟肖:)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3 min read
东夹道探宝
我家包子

东夹道探宝

上回书说到爸爸一早送包子到白塔寺附近上劳动技术课,很快到了下午放学时间,又该接小家伙了。 坐两站公交车到安平巷东口外,这小院的门簪还真是应景儿。 沿安平巷走到包子他们上课的地方等着娃出来,恰好对面是体量巨大、建于1958年的福绥境大楼,彼时又称为“人民公社大楼”、“共产主义大厦”。这座平面为Z字型的8层大楼,据传使用人民大会堂剩余建筑材料建造,是北京第一座配备电梯的居民楼。首批入住者要经过政审,都是根正苗红的社会主义精英。整座楼不但鹤立鸡群于老城区中,更有许多颇令人瞠目的特点:单元房内没有厨房,吃饭到楼内大食堂或订餐后送上门;居室配有当时极少见的带澡盆的洗浴间;每层有开水间;家中幼儿在大人上班期间送到大楼西段一至三层的幼儿园;孩子再大一些可以住进四到八层的集体宿舍;楼中还有理发室、小卖部和服务室……可以说大楼就是一个独立的垂直社区,设计理念绝对超前。但时过境迁,如今此楼已破败不堪,成为安全隐患。大部分居民迁出后的空屋连栋惨景,流传网上已成北京胡同鬼楼之盛名。大楼虽被列为文保对象,但并无保护或利用迹象,且仍有二十余户居民坚持在楼内生活。镜头中大楼顶层破窗而出的野生枝杈,突然让包爸
6 min read
帝都街拍之新街口伟大复兴
生活碎碎念

帝都街拍之新街口伟大复兴

今天包妈陪包子在外面练合气道,娘俩儿突然想吃汇力发的巧克力卷和古早味面包,于是一个电话敲过来。包爸得令不敢怠慢,拎起购物袋出发去买。溜溜达达快到汇力发时,惊喜地发现积水潭十字路口南边的大工棚开拆了,估计地铁19号线开通在即了!这个硕大无朋的临时建筑戳这儿已经好几年了,把路口西南角的两个购物中心堵得严严实实,南北车流也时有拥堵。期盼那拆光理净地铁通车日,就是我大新街口伟大复兴之时! 施工区域被新街口七条分为南北两段,这是南段的龙门吊,围墙内的施工区基本是露天的 被南段施工区挡住的新街高和大厦,这几年生意估计受了不少影响 北段施工区是一个超大的工棚,棚顶和东立面已经拆的差不多了 轻钢龙骨和钢梁 在工作台上高空作业的工人师傅 被师傅发现了 北施工区南侧的人员通道 从紧挨着工棚的新华百货一侧看施工区里 新华百货里面有物美超市还有包子超爱的必胜客 从上图拍摄地点积水潭向南奔新街口、平安里,直至西单,是包爸从小混迹活跃的区域。大学毕业后虽搬到了朝阳,但这一带那时集中了很多经营电子零件的批发市场,里面混有很多卖DVD、音乐CD和游戏光盘的商户,所以
3 min read
帝都街拍之久违的天坛
生活碎碎念

帝都街拍之久违的天坛

五一假期因为客流量控制,没去成天坛。昨天溜达过去找补上,想想上次来还是包子没出生的时候…… 祈年殿周一闭馆,只能大门口张望一下 天气很好,就是有点晒 东侧坛墙 远看一条大尾巴以为是狐狸,近看是大橘 小松鼠飞快地横跨人行道 原来在树底下埋了好吃的 西天门 树木茂盛,但是不太凉快 西配殿外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2 min read
数码摄影技术之回炉再造
生活碎碎念

数码摄影技术之回炉再造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发照片的频率有点密,终致有人发问:“你是买了新相机么?”,包爸回答:“不,是报了个数码摄影的线上课。”,发问的老哥犀利点评:“你这是回炉再造啊。”……确如这位同学所言,包爸上次正经学拍照还是上世纪90年代在厦门读广告专业时上的摄影课,那会儿大家对数码相机闻所未闻,都用35mm胶卷的单反相机学习,在李世雄老师教导下,算是打下了摄影基本功。当数码摄影成主流后,又向小白习得一些Photoshop修图的技巧,比如弄弄色阶(level)、调调色相饱和度(saturation)最后再加加锐(sharpening)三板斧。就这点技能组合,居然一直用到现在,确实早该重构一下了。 Kelvin李老师的摄影课 而引致自愿回炉的直接原因则是去年在微博上follow了Kelvin李老师,这位居住在日本的80后小哥哥本职咨询,业余时间做摄影师,发布了大量精美的高清照片。包爸十分喜爱李老师作品中独特的色调,以及生活细节爆满的质感,常下载老师的新作设为电脑、手机桌面。新年伊始,李老师的摄影课上线cctalk,包爸毫不犹豫交费报名参与。 如今课程已过太半,虽然有些内容如街拍技巧、商业接拍等自己
9 min read
近期拍玩具
生活碎碎念

近期拍玩具

观雨之虎 八月十一日帝都各媒体曾大张旗鼓发布过一次暴雨预警——“受副热带高压外围偏南暖湿气流和高空槽共同影响,12日京津冀地区将出现区域性强降雨天气过程”云云……那天自己反正是在家,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精神,早早拿出相机准备一拍倾盆盛况。一上午过去毫无动静,甚至还有一阵儿出了太阳,朋友圈里帝都朋友们的失望溢于言表,甚至有人假冒市防疫办发出了“龙王爷今早抵达北京,现已被隔离,十四天后见!”的通知。等到下午雨终于来了,包爸翻出各种玩具,在阳台窗边一通摆拍,可还没等所有玩具都上阵,这雨就淅淅沥沥变小,又过一会儿竟然停了,真是令人无语(不过城北郊区一带下的还是很大的)。 复刻名场景 某天突然想起港片“无间道”中,梁朝伟刘德华楼顶对峙的经典名场景,一时手痒,拿星战里白兵和K-2SO机器人玩具复刻了一下。 42 收拾房间从旧物中翻出一把铜钥匙,记得是包爸的爷爷奶奶在西城百万庄家的门钥匙,现在既然没有实用意义,就打算拿来做DIY玩了。第一步先翻新,找群里擅长磨刀的朋友问了方法,拿塑料盘子盛了些白醋,把钥匙扔进去浸泡去除表面氧化层。几小时后,原本晦暗无光的表面开始现出
5 min read
古北水镇小憨憨
我家包子

古北水镇小憨憨

往年寒暑两假都要带包子去外地玩,从去年年末疫情开始,这个惯例就无法延续了,包子憋了一肚子气。好容易迎来了十月国庆中秋两假相连,终于可以出去玩了!爸爸妈妈预订了离京不远的古北水镇,本意是随便溜达溜达,好好泡泡温泉。 第一天:小憨憨来了 运气好的是正赶上怀密线将起点站改到了离家不远的北京北站,包爸提前几天买好了火车票,大人12元一张,小孩半价,真是便宜。到出发那天,一家人不到六点就起床,早早到北站上车。车开后发现幸亏早来了,这趟车属城际列车性质,所有票都不对号,当天是假期乘客很多,来的晚的就只能一路站着了。 列车准点到达古北口站,出来还要再坐公交车才能到景区门口。酒店的工作人员在门口等着,带我们到游客中心办理入住等各项手续。 游客中心还挺气派,面积也够大,虽然游客不少,也没觉得拥挤,还有余暇拍照。 进景区后坐电瓶车到了酒店,把行李放下后出门游玩!从这儿开始,包子开启了小憨憨表情包模式。 流水憨憨。 桥上憨憨。 在烧肉馆吃午饭,点了据说是古北特色的烧肉套餐,果然很好吃:) 吃完饭出来没多远是游船码头,坐摇橹船沿水路走,基本
11 min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