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巡沪苏宁

南巡沪苏宁

自打19年底疫情爆发以来,一家三口就没出过帝都周边这百十来公里的地界儿。彻底放开后的第一个暑假到了,决定南巡一下。

第一站魔都

订了个离外滩近的酒店,交通很方便。就是电梯有点小,还经常雪上加霜挤进来一台机器人,唠唠叨叨让碳基生物给它让地儿。

外滩人好多好多,太阳毒还没什么树荫,照相时包子一直在龇牙咧嘴,每朵飘来的云都感觉是续命道具。

本来打算溜达到外白渡桥,但走一半就晒的受不了,往南京路这边转了,这时脑子里回响起中岛美雪“上海の裏町で病んでいると、見知らぬ誰かの下手な代筆文字”的歌声……

第二天去了陆家嘴,从地铁钻出地面,就进了钢铁玻璃和混凝土的丛林。

到上海中心118层的观光厅转了一圈,开瓶器很上相。

金茂东北边这个院子查了一下是吴昌硕纪念馆,这个地段这个建筑形态,规格高啊。

黄浦江边这片住宅楼颜色、形状和周围绿树的搭配挺好看。

从上海中心出来,再次感叹一下这片地界儿上耸立的都是钱钱钱啊……

从陆家嘴坐地铁去愚园路,这边没那么多游客了,路两边都是梧桐和漂亮的建筑。

喜欢这种红砖墙风格。

涂鸦也挺可爱。

愚园路走到头,拐弯去了静安寺。

高楼大厦间的禅寺。

到处都是崭新新、金灿灿的。

除这几个地方,还去了城隍庙、坐船夜游了黄浦江,最满意的一顿饭是在四川南路宏玲餐厅吃的。不知道是不是暑期游客太多,萝卜快了不洗泥,窗口行业的服务水平跟以往相比,有明显的下降。

苏州

第二站苏州,首先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带包子去给太爷爷太奶奶扫墓。公墓离市区不是很远,四处静悄悄的,没看到一个工作人员。自己也是第一次来,手里只有一张手绘的示意图,要去的位置在一个小山包上,但山周围都是铁栅栏,几个入口都挂着链子锁,正麻爪儿的时候,有个大爷骑电动车经过,看到我们后特意停下来说,入口的链子锁只是虚挂着,直接推开进去就行。后面就很顺利了。

然后去了虎丘,在门口这个韦陀像前有点Déjà vu,后来想起来上小学前跟着包子爷爷来过。

从虎丘出来,坐游船沿山塘河而下。

沿河有很多老建筑。

蓝天白云看着很舒畅,但真走在路上还是挺热的,幸好游船有空调。

河边有些民居已人走屋空,也还有很多保持着正常生活形态。

包爸包妈的父辈其实都是南方人,但在帝都生活了几十年,已经无从想象江南水乡生活了……

游船马上就到终点山塘街了。

下船登岸的地点在唐少傅白公祠旁边。

山塘街里是人山人海,每家店都生意兴隆,所售商品除了苏州本地特产,也有不少各地景点都有的大路货。

包了辆车去太湖,游客比市内少多了,这家咖啡厅干脆一个客人都没有,我们仨包场。包了辆车去太湖,游客比市内少多了,这家咖啡厅干脆一个客人都没有,我们仨包场。看到母子俩这张照片,有点唏嘘,上次全家一起去外地玩还是2019年暑假的海阳青岛之行,那时包子还粘在妈妈身边,现在已经比我俩都高了。

喝了饮料、吃了顿简餐,享受凉爽和安静。

一直都是烈日当头,但只要景点人不多,自己能掌控游玩的节奏,就不会觉得累。

预约了苏州博物馆,看到不少惊艳的文物,比如这个木雕的勺子。

还有这个战国时期嵌绿松石的铜带钩。

苏博旁边就是拙政园,顺路也去转了一圈。

也真的只能转转不能久待,园里到处都是乌央乌央的游客,基本没有能停下来踏实坐坐的地方。

在苏州吃的很满意,印象最深的是劳动路上的开端菜馆,既有苏帮菜的精致,还有山东的菜量,好实在。

南京

到南京是下午,酒店里拾捣一下出门吃晚饭,包妈选了一家饭馆,到门口发现排了好长队。包爸又选了一家,等上菜后发现,怎么挑了家川菜馆子啊……吃完饭就近去了夫子庙,到大门口时都晚上八点多了,好的是还在卖票正常参观,糟糕的是这么晚了居然还有那么多游客。不但人多拥挤,庙门口还摆了一对儿巨大的音箱,用超大音量循环播放劲爆的流行乐,让人烦躁不已,这种行径,得算是把礼崩乐坏搞到文圣面前了吧?

第二天去了紫金山,从地铁站向景区里走的这段路是有名的梧桐大道,在参天古树下溜达确实是很好的体验。孝陵入口要排一会儿队,不过里面很大,游客再多进去后也散开了。

神道、孙权纪念馆什么的都转了,一直走到这面墙,后面就是朱重八和马皇后的封土堆了。

快傍晚时打车去了南京长江大桥,司机师傅听我们是从北京来的,立刻变得很健谈,跟我们聊了一通当年北漂的经历。

长江大桥桥头堡上的红旗雕塑,可是包爸包妈小时候课本里的经典形象,这次总算亲眼看到了。

夜幕降临,下层桥面时不时有火车飞驰而过。

换个角度还能看到上层桥面靠边行驶的电摩头灯,一直络绎不绝,还是挺壮观的,可惜没拍好。

之后去了一家淮阳菜馆,包子品尝了本次旅行第四次、第三种做法的鳝糊,很是满意。

总结一下

感觉以后还是别赶在大家都扎堆儿出行的暑期去玩了:天气热受不了、排队受不了、热门景点要提前预约受不了……当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出门旅游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要提升每个人的旅游体验,就得进一步市场化、开发更多的景点增加供给。另外鼓励错峰休假、促进旅游信息的交流,让大家的选择更多。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