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碎碎念

A collection of 348 posts
冷雨凄风科幻展
生活碎碎念

冷雨凄风科幻展

节前戴师兄给了两张北京科幻嘉年华(潮幻奇遇季)展会的门票,做为老科幻迷的爸爸打算带包子去开开眼,包妈也能得空约闺蜜去逛街,计划的挺好。 四号那天帝都飘起小雨,气温骤降。临出门前包爸犹豫了一下带什么包,虽然这个展是中科协、帝都人民政府合办,绝对官方的节目,不可能如漫展或CJ那样商业化,但既然主题是科幻,想来总会有科幻小说或相关IP的动漫玩具周边一类的售卖吧,于是背了空空的大双肩包出门。展会地点在首钢园,就是将京西著名的首钢厂址转型为文创园的那个。门票上交通信息地铁线路项下只有“6号线金安桥C口出”短短一行字,包爸原以为出站就到了,可上到地面发现完全没有科幻展的影儿。只好拿出手机上他们的公众号,发现在三高炉附近,再用地图app开导航跟着走。这段路一共900多米,全程没看到任何科幻展的提示信息,感觉这展会工作够毛糙的,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 走到三高炉附近,终于有了展会标牌和工作人员出现,顺利进入展厅。一圈转下来,心里彻底凉了。展位少展厅大确实是个矛盾,但好好安排一下,起码把一条边排满了好吧。内容方面也泛善可陈,出版社有那么几家、VR体感游戏有那么几家、影视公司有几家、跟科幻几乎不沾边儿的
6 min read
帝都街拍之机械原力
生活碎碎念

帝都街拍之机械原力

每天带小相机出门玩街拍已经大半年了,因为不懂车所以很少拍轿车,但对街上各种原力十足的机械还是很有兴趣拍的,整理了一下正好能凑个九宫格出来 。 附近建筑工地的塔吊,记得我们小时候这种吊车都是有个尖的,现在貌似都是照片里这种平头的了。上网查了一下,果然——“以往塔吊都是有斜拉和塔尖的,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越来越成熟,便产生了平头塔吊……其特点就是在原自升式塔机的结构上取消了塔帽及其前后拉杆部分,增强了大臂和平衡臂的结构强度。这种塔吊的主要优点是整体体积变小,安装便捷,降低了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起重臂耐受性能好,受力均匀,对结构及连接部分损坏小,部件可标准化、模块化、互换性强,减少设备闲置,投资效益高” 西直门桥下猫着的挖掘机 可惜是轮式的,如果是履带式、颜色再改为黄加紫,那简直就是变形金刚里霸天虎的清扫机啊 南边地铁19号线工地上进行拆除作业的汽车吊 胡同里某天来了辆高空作业车 这明黄色和绿叶蓝天配在一起真是好看 伸缩臂式作业平台升上去后,工人开始修剪树枝,以免刮风下雨树枝断落砸坏输电线 自行车也是机械啊:) 另外很得意自己按一下快门收进来三辆车六个轮
3 min read
盒子控
生活碎碎念

盒子控

包爸和喵星人一样,对各种盒子有迷之喜好。当然,不是为了钻进去求安全感,而是老琢磨这些东西可以DIY成个什么派上用场。出发点虽好,但想想容易动手难,包妈日常只见“破烂儿”累积,某日按捺不住,终于当着儿子的面发出要“断舍离爸爸的东西给妈妈买买买”的威胁。包爸赶紧动手,做了几件家居小物件交差。 白兰地盒改垃圾袋收纳 这瓶以拿皇命名的白兰地酒的纸盒挺括不易变形,顶部开口内有一个带圆孔的瓶颈定位卡,可以翻出来做挂钩,于是被做成了垃圾袋收纳挂在垃圾桶上方。制作方法很简单,只要在盒子底部挑一条垂直边下剪刀,向两个侧面开出一个类似嘴巴的洞就可以了。垃圾袋从上面开口处塞进去一层层堆叠,要用的时候从最下面的洞口揪出来。话说这个包装盒上贴的中文产品标识里,将酒名标为干邑(法国白兰地产区Cognac的音译),可到了傻包子那儿认字认半边,管这个叫“干吧”,爸爸听了血压有点高…… 巧克力盒改装饰画 包妈尤为看不过去包爸一件U家的星战主题T恤,因为买了很久,下摆都穿出破洞了。可自己是真的喜欢这件衣服的图案——由英国平面设计师Oliver Jonathan Moss画的星球大战第六集“杰迪归来”的海报,画
5 min read
我见犹怜屋顶喵
生活碎碎念

我见犹怜屋顶喵

我家楼下这条胡同南侧基本都是平房,屋顶上常见喵们睥睨众生、从容来去。虽然还是触不可及,但总比云吸猫又近了一步,包爸对此感激涕零,抓紧时机留下主子们的御真影,不时垂涎崇拜。久而久之,多少掌握了喵们的一些作息规律。比如近胡同东口有个卖手擀面、馒头的门脸,治理拆墙打洞后就关了门,这小屋房顶平坦,有树影遮荫,估计因此得到喵们的青睐,常有几只过来躺平了午睡。 最常见的是这位一眼儿大一眼儿小的主子,其相庄严威不可侵,颇有独眼戴黑眼罩的海盗船长范儿。 眺望远方思考猫生…… 弓起背这是要攻击还是睡醒了拉拉筋? 就算是船长睏了也得打哈欠…… 睡着后就变成肉乎乎的小可爱 这摊平的小jiojio啊,萌化檐下多少路人甲乙丙丁 还有一只爱在这屋顶睡觉的大橘,某日悍然对包爸使出歪头杀。这谁扛得住啊,恨不能飞身上房去rua一rua! 当然整条胡同的房顶都是喵们的领地,这只白猫较少见,估计是家养的,偶尔出来巡游一下。 还有奶牛上房 这只包爸尊称为“领袖”。 难得“船长”、“领袖”(只露出一条腿儿)和一只三花碰头开会,包爸却没带相机,真是好生遗憾! 喵片儿放完
3 min read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生活碎碎念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近期有关教育的大事特别多:从五月上谕严办课外培训班开始,允许三孩儿、教育部特设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西城幼升小多校划片击破学区房、到24日中办双减文件雷霆落下……虽说自己和直系亲属都没有在教育系统工作的(包子奶奶曾经是,已退休好久)、也不持有任何国内外相关企业股票,属于毫无利益关系的吃瓜群众,但架不住包子下学期就六年级要面对小升初,必须要仔细琢磨一下做出应对了。毕竟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娃和家庭未来的命运只有抓在自己手里才踏实。 扬帆出海 打个比方,孩子教育类似扬帆出海,孩子的本质和内驱力是主帆,家长的意愿和行动是首帆,教育大环境就是海风了。先要思考的,应该是如何在孩子、家长和整体环境间确定一个方向,尽量形成合力借势而为。 以本人愚见,现代教育环境这呼呼大风,成形于两种手段目的皆大不相同之力量博弈:一种将受教育对象视为机器中的一个零件加以筛选和塑造;另一种则试图对独立个体进行发展和完善。极端偏向两方中的任一极都不是好事,前者会导致个人完全沦为工具,丧失个性和生活热情;后者可能催生出完全不适应社会和群体生活的独孤个体。 虽说教育大环境按理该是多方合力的结果,但天朝中央集权程度、执
11 min read
帝都街拍之骄阳夏花
生活碎碎念

帝都街拍之骄阳夏花

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氛使人们裸露的更多,也更难掩饰心中的欲望。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 西直门内大街南侧的帝都综合应急救援总队大楼 楼里面都是消防蓝朋友吧 冠英园 赵登禹路 天主教帝都总教区西直门天主堂 路边绽放的夏花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2 min read
帝都街拍之社恐很少拍人
生活碎碎念

帝都街拍之社恐很少拍人

虽说疫情是百年难遇之世界级灾厄,自己无时无刻不在盼着劫波渡尽、恢复正常。但对于社恐的包爸来说,起码对宅家干工作不见人和出门戴口罩少寒暄这两点,是颇为中意的,上图帽儿衫上的文字基本上活灵活现了自己的内心。当然大部分时候,社恐要面对的都是不如意之事,比如年初报名kelvin李老师的数码摄影课后,包爸开始每天带相机出门拍照练习,但作为社恐,在街上拍陌生人真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以下就是攒了好久的一批勉强之作。 为家附近的老居民楼做墙面喷漆的工人,最近小区里类似的粉饰工程有不少,据说都是托了党建百年之福 早上胡同里寂寥的环卫工人 中关村附近一位挎着艳丽包包的吸烟男士 墙面喷漆工作完成,正在拆脚手架的建筑工人们 祖孙俩 母女俩 天坛公园里练推手的红男绿女 天坛东侧坛墙边跑步的男子 古北水镇里和大橘狭路相逢的一家三口 这个比较特别,是某天包子放学时正和同学们瞎聊时被爸爸偷拍的。回家看照片怎么看怎么眼熟,在自己图库里一搜,果然找出张中苏蜜月时的宣传画,对比看真是惟妙惟肖:)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3 min read
帝都街拍之新街口伟大复兴
生活碎碎念

帝都街拍之新街口伟大复兴

今天包妈陪包子在外面练合气道,娘俩儿突然想吃汇力发的巧克力卷和古早味面包,于是一个电话敲过来。包爸得令不敢怠慢,拎起购物袋出发去买。溜溜达达快到汇力发时,惊喜地发现积水潭十字路口南边的大工棚开拆了,估计地铁19号线开通在即了!这个硕大无朋的临时建筑戳这儿已经好几年了,把路口西南角的两个购物中心堵得严严实实,南北车流也时有拥堵。期盼那拆光理净地铁通车日,就是我大新街口伟大复兴之时! 施工区域被新街口七条分为南北两段,这是南段的龙门吊,围墙内的施工区基本是露天的 被南段施工区挡住的新街高和大厦,这几年生意估计受了不少影响 北段施工区是一个超大的工棚,棚顶和东立面已经拆的差不多了 轻钢龙骨和钢梁 在工作台上高空作业的工人师傅 被师傅发现了 北施工区南侧的人员通道 从紧挨着工棚的新华百货一侧看施工区里 新华百货里面有物美超市还有包子超爱的必胜客 从上图拍摄地点积水潭向南奔新街口、平安里,直至西单,是包爸从小混迹活跃的区域。大学毕业后虽搬到了朝阳,但这一带那时集中了很多经营电子零件的批发市场,里面混有很多卖DVD、音乐CD和游戏光盘的商户,所以
3 min read
帝都街拍之久违的天坛
生活碎碎念

帝都街拍之久违的天坛

五一假期因为客流量控制,没去成天坛。昨天溜达过去找补上,想想上次来还是包子没出生的时候…… 祈年殿周一闭馆,只能大门口张望一下 天气很好,就是有点晒 东侧坛墙 远看一条大尾巴以为是狐狸,近看是大橘 小松鼠飞快地横跨人行道 原来在树底下埋了好吃的 西天门 树木茂盛,但是不太凉快 西配殿外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2 min read
牛排牛排变成劲儿
生活碎碎念

牛排牛排变成劲儿

包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爸爸妈妈积极投喂优质动物蛋白绝对是责无旁贷,而娃做为家养食肉吞金兽,在所有肉肉中最爱牛排。由此,如何在家做好牛排,就成了包爸的任务。经过小一年的试炼,终于在上周达到初步满意程度,可以跟大家汇报一下了。 选原料 其实先要承认:煎牛排是非常简单的料理,只要原料选对就能搞定九成的最终效果。而选原料最重要的是部位、其次是厚度。首先可以略过价格特别低的、所谓“儿童牛排”以及腌过的,这些产品遇雷可能性较高。适合做牛排的部位是肉眼、西冷、菲力……具体是哪里其实不用在意,只要明白这些部位肥瘦配比适当,屠宰时经正确切割后,牛肉肌纤维呈纵向排列,以大火快煎的做法料理后口感最佳。初期可以先任意选一种,把基本手艺练出来后,再慢慢挑选最适合自己口味的。 国产牛肉在新鲜程度和性价比上占优,但在熟成及切割上有时有问题,包爸有次就买到过一块超级新鲜卖相极好的内蒙古眼肉,但做出来效果不佳,主要是切法问题造成肌纤维是横向排列,用牛排做法是糟蹋了。进口牛排尤其来自澳新这种养牛为传统艺能的国家,在熟成和切割上不会犯错,这时要比的就是厚度了,按本人经验,厚度应至少2厘米,越厚越好,这样不但口味更佳
8 min read
恐惧总和之撒豆成兵基布兹
生活碎碎念

恐惧总和之撒豆成兵基布兹

西游记里的孙猴子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可以说都是观音姐姐事先撒好的战斗种子,藏在关键地带,时机到了就现身起大作用。这种神话中的桥段,曾当真应在上世纪的中东地区,也就是以色列的基布兹。基布兹是希伯来语(קִבּוּץ或קיבוץ‬,英语:Kibbutz)意为“聚集”,最早由犹太移民建立于1909年的巴勒斯坦地区,是一种成员自愿组织起来过集体生活的社区。初期主要是农场,成员没有私人财产,吃穿用度都在社区内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方式解决。单从时间上论,可谓苏维埃及我红朝人民公社之始祖。在以色列立国和后来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几次大战中,基布兹农场如神祗喝茅成剑,一变而为攻防堡垒;基布兹人则似仙人撒豆成兵,历经百战功耀于世。 战场传奇 从十九世纪末开始,犹太移民纷纷涌入巴勒斯坦,彼时地荒人稀,唯有务农一途。自然环境又普遍恶劣,抱团集体拓荒更为现实。自排犹风潮肆虐的欧洲城镇远来之犹太人中,受共产主义思想影响者不在少数,以基布兹方式试验更公平美好的未来成为自然选择。而久居此地的阿拉伯人无端代人受过,生存空间遭空前挤压,自然敌意满满。雅各后裔恐惧之下,开始在基布兹内对青壮年成员进行军事训练,以应对压
11 min read
一个生活小窍门
生活碎碎念

一个生活小窍门

最近学到一个生活小窍门——快递标签上印着的地址姓名电话等隐私信息可以很轻易地用酒精擦掉。亲测用市售75%浓度的消毒用酒精,装在小喷壶里往标签上喷个一两下,不用再擦拭,几秒钟之后所有后打印的信息就都消失了,比撕啊剪啊涂抹什么的都方便多了。 于是包爸在家门口设了这么一个快递处理工具组合:用消毒酒精+饮料瓶+喷壶头+安全开箱刀组成。只要来了快递,在家门口就可以一次完成拆包、喷标签消字、商品外包装消毒的全流程。买的东西干干净净进家,快递包装留在门外垃圾箱中等着下次出门时扔掉。 包爸在家里向包妈、包子炫耀新学到的窍门时,妈妈接话:“那这么说打印标签的墨水是脂溶性的了。”爸爸和包子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妈妈在说啥,只好……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2 min read
经典重看之办公室的故事
生活碎碎念

经典重看之办公室的故事

每晚包子睡前给他念书对包爸而言也是挺好的阅读时机,最近读过《基地》和《追踪红十月号》小说,不但包子很喜欢,爸爸也讶异发现,时隔多年后重读又有了新的体会。于是开始想要不要以“经典重看”为主题写点东西。恰逢18日在微博上看到俄罗斯著名演员、人民艺术家安德烈·米亚赫科夫因急性心力衰竭在家中去世,享年82岁的消息。米亚赫科夫是颇为国人熟知的苏联演员,曾在大导演梁赞诺夫的爱情三部曲的两部(“办公室的故事”,“命运的捉弄”)中担任主角,“办公室的故事”中他饰演一位迂腐唯诺的统计局小科员诺瓦谢利采夫,在阴差阳错中和强势古板的女局长卡卢金娜谈起了恋爱,可说是霸道总裁爱上我题材的红鼻祖。这部电影八十年代在国内首播时自己就十分喜欢,这次又激起了回忆,到搜狐视频里找到全片重看了一遍,再以此写个经典重看系列的开篇,还挺合适。 神译制 这部爱情轻喜剧在苏联于1977年上映,引进大陆的版本由八一电影制片厂译制,1985年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其翻译配音质量均达出神入化之境,特别是男主角在局长办公室向女主角道歉一场戏,真是经典中的经典: 女:您总是支支吾吾的! 男:我没支支吾吾的…… 女:我没法摸透您究竟是
12 min read
数码摄影技术之回炉再造
生活碎碎念

数码摄影技术之回炉再造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发照片的频率有点密,终致有人发问:“你是买了新相机么?”,包爸回答:“不,是报了个数码摄影的线上课。”,发问的老哥犀利点评:“你这是回炉再造啊。”……确如这位同学所言,包爸上次正经学拍照还是上世纪90年代在厦门读广告专业时上的摄影课,那会儿大家对数码相机闻所未闻,都用35mm胶卷的单反相机学习,在李世雄老师教导下,算是打下了摄影基本功。当数码摄影成主流后,又向小白习得一些Photoshop修图的技巧,比如弄弄色阶(level)、调调色相饱和度(saturation)最后再加加锐(sharpening)三板斧。就这点技能组合,居然一直用到现在,确实早该重构一下了。 Kelvin李老师的摄影课 而引致自愿回炉的直接原因则是去年在微博上follow了Kelvin李老师,这位居住在日本的80后小哥哥本职咨询,业余时间做摄影师,发布了大量精美的高清照片。包爸十分喜爱李老师作品中独特的色调,以及生活细节爆满的质感,常下载老师的新作设为电脑、手机桌面。新年伊始,李老师的摄影课上线cctalk,包爸毫不犹豫交费报名参与。 如今课程已过太半,虽然有些内容如街拍技巧、商业接拍等自己
9 min read
2020最佳剁手实践
生活碎碎念

2020最佳剁手实践

2020可能是宅家最多的一年了,不过在大内卷的前景下,购物还算克制,挑几样觉得还不错的推荐给大家。 生活类 * 德尔玛无线吸尘器 手持无线吸尘器(cordless vacuum cleaner)这东西早在1979年就问世了,国内貌似是戴森先炒起的概念,刚出来时就吸引了包爸的注意,觉得这东西一定很好用,不过马上被5000多人民钱的价格劝退了。去年国产的德尔玛品牌也出了类似的产品(VC01)价格才299元,看评论区一片赞扬,就立刻下单了。买回来用了几个月,感觉物超所值。给家里带来的最大变化应该是清洁模式的进化——原来是每周末用Roomba机器人打扫一次地面,平时如果有明显脏的地方则要捡拾或动用扫把,另外就是家具表面还要经常用湿抹布擦拭灰尘。现在每天花几分钟时间拎着这个无线吸尘器屋里巡视一圈,地面和家具表面的浮尘就能清理的七七八八,扫地机器人每两周再出洞一次就够了。 缺点当然也有,首先是充电时间太长(5伏2安充电头大概要6小时才能充满),然后是开启按钮在更换吸头或拆解做清洁时容易误触打开。 自己用了一段时间觉得很好,就给爸妈也买了一个,惊喜的发现新款(VC0
6 min read
恐惧总和之英腐装甲兵神器
生活碎碎念

恐惧总和之英腐装甲兵神器

恐惧总和是包爸去年新开的一个文坑,主要是想尝试将那些出于恐惧而迸发出的疯狂设计,置于历史、军事、影视、设计等多维视角下进行观察思考,今天是第二篇。 新剧“泪之谷” 去年年末HBO推出了以色列新拍的电视剧,以1973年赎罪日战争为主题的“泪之谷”。头两集战争场面十分激烈,尤其是以军一个坦克排三辆坦克,在反斜面防御阵地上阻击十倍于己之敌的壮绝场面,异常精彩。包爸看过后赶紧到一个纯爷们群里推荐,顺便贴了几张影片截图,高博立刻认出剧中以军坦克是英国的百夫长(Centurion)式,此语一出,自己立刻想起大英腐国给装甲兵搞出来的一件神器。 维莱博卡日之战 时间要倒回二战后期,盟军登陆诺曼底基本站稳脚跟后,英军第2集团军计划以“河鲈”行动(Operation Perch)自德军战线侧后方突袭,夺取战略要地卡昂城。1944年6月13日早八点左右,做为突击主力的英国第7装甲师进至法国小镇维莱博卡日(Villers-Bocage),距卡昂只有24公里了。指挥官们决定停下来碰头开会,装甲兵也可以休息一下。英国佬的刻板印象大家都知道,不喝茶是要死人的,所以钻出坦克装甲车的大头兵们纷纷点火烧水准备
10 min read
一起凉凉
生活碎碎念

一起凉凉

疫情至今(本文写于11月底),虽然各项管控表面上运作依然,但很多时候只是走形式罢了。拿进门测体温这事来说,就算还有保安在敷衍潦草地叮你一下,可经过近一年的高强度使用后,电子体温计早就不堪一用,常常测谁都是三十三四度,按包子说法就是“一起凉凉”了啊……类似这种在社会管理中,空有现代化、数字化的设备和制度,执行起来却变形走样儿的现象,如今俯拾皆是。 从管理者角度来说,当然有经验不足、无心之失的可能;但留有例外、以利寻租亦是常见,连写字楼门口保安尚会时不时对不耐烦在门口扫健康码的人挥手放行而获点头之赞,遑论真正权柄在握者;最大问题则在于我朝权力利益分配,历来从上向下授予,管理者第一要务必为以成熟套路满足人数较少、立场观点大同小异之上级要求,此远比应对每日蚁聚蜂拥、其心各异之管理对象重要。 当然受管理之群众亦有其责,百姓普遍持实用主义,对加诸自身的规章制度,并不视为天经地义须严肃践行之契约,内心希望规则只对他人有效,而自己可随心所欲。包爸一早送娃上学必经一个宽阔马路和小胡同相交的路口,胡同口很窄许多骑车人忽视红灯继续前行,送孩子过马路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侧之以目或出声指责。但短短五
4 min read
Obsolete战斗情报解析(下)及机甲模型
生活碎碎念

Obsolete战斗情报解析(下)及机甲模型

关于近年少见的优秀机甲军武动画Obsolete,自己已写了三篇文章:真实系机甲迷涕零之作,Obsolete战斗情报解析(上)及Obsolete战斗情报解析(中),还没等我把第一季所有内容写完,第二季已经在本月1日开始于Youtube Original开播了(EP7,EP8,EP9),汗颜之下赶工写完。不过拖延也有意外好处:在日本亚马逊买的本剧机甲1/35模型终于到家了,文末有开箱和素组的内容。 动画剧集 * 时间:2023年 * 地点:南美洲厄瓜多尔 * 剧集:EP01 * 人物:Bowman,宫岛黎,Loewner,Fernando,Zahir(疑似) * 势力:美帝海军陆战队 vs 放逐者旅 * 机甲:美帝AREX-03侦查机甲(Armed Reconnaissance Exoframe),放逐者旅战斗机甲(Outcast Brigade Exoframe) * 战斗情报: 本集是最先播出的,但发生时间反而是第一季中最晚的,是剧中两大势力各自发展后的一次正面交锋,也是战斗最激烈、
26 min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