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看之办公室的故事

经典重看之办公室的故事

每晚包子睡前给他念书对包爸而言也是挺好的阅读时机,最近读过《基地》和《追踪红十月号》小说,不但包子很喜欢,爸爸也讶异发现,时隔多年后重读又有了新的体会。于是开始想要不要以“经典重看”为主题写点东西。恰逢18日在微博上看到俄罗斯著名演员、人民艺术家安德烈·米亚赫科夫因急性心力衰竭在家中去世,享年82岁的消息。米亚赫科夫是颇为国人熟知的苏联演员,曾在大导演梁赞诺夫的爱情三部曲的两部(“办公室的故事”“命运的捉弄”)中担任主角,“办公室的故事”中他饰演一位迂腐唯诺的统计局小科员诺瓦谢利采夫,在阴差阳错中和强势古板的女局长卡卢金娜谈起了恋爱,可说是霸道总裁爱上我题材的红鼻祖。这部电影八十年代在国内首播时自己就十分喜欢,这次又激起了回忆,到搜狐视频里找到全片重看了一遍,再以此写个经典重看系列的开篇,还挺合适。

神译制

这部爱情轻喜剧在苏联于1977年上映,引进大陆的版本由八一电影制片厂译制,1985年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其翻译配音质量均达出神入化之境,特别是男主角在局长办公室向女主角道歉一场戏,真是经典中的经典:

女:您总是支支吾吾的!

男:我没支支吾吾的……

女:我没法摸透您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男:干嘛要摸我?别摸我……

女:您说我铁石心肠!

男:哪的话……豆腐心肠!

女:说我冷若冰霜!

男:不!您热情奔放!

女:说我没心肝!

男:您肝胆俱全!

女:说我干巴巴的!

男:不!您湿乎乎的……


此外在电影一开始,男主角以画外音形式介绍女主角——莫斯科某统计局女局长洛德尼拉·伯洛哥菲耶夫娜·卡卢金娜时,译制台词是:“这位女首长, 居然 精通自己的领导业务”,而俄文原台词(Она знает дело, которым руководит.)用Google翻译来看其实并无“居然”之意,这人为添加的戏谑所为何来,颇有玩味……

苏联笑话

片中除了对男女之情的喜剧化刻画外,在日常对话中也处处可见独特的幽默。比如诺瓦谢利采夫发现刚调来的副局长竟然是自己多年未见的老熟人,他的朋友鼓动副局长推荐诺瓦谢利采夫升任轻工业处处长,副局长欣然同意,诺瓦谢利采夫欲拒还迎的一番对话:

诺瓦谢利采夫:咱们这么多年没见面,也许我变坏了呢。

副局长:再坏也能领导一个处嘛。

诺瓦谢利采夫:这倒是……

后来、尤其是苏东崩溃后,这类调调儿看多了,知道了原来专门有个“苏联笑话”的分类,其洋洋大观鲜活沸腾足以为之专著,随手拎个和片中统计局相关的出来大家一起笑笑: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后,中央统计局领导向斯大林同志汇报,宣布计划获得巨大成功,很多单位超额完成任务,表现最好的一家工厂甚至实现了900%的年产量。斯大林同志十分高兴,问这是什么厂子,局长回答:“是制造‘无货’标牌的工厂。”

拍摄地点

片中办公室等内景当然是在莫斯科电影制片厂(Мосфильм)的摄影棚中搭建的,出镜颇多的统计局办公楼外景取自俄罗斯联邦海事和内河运输局(Федеральное агентство морского и реч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а)办公楼,位于莫斯科市库兹涅茨基大街与彼得罗夫卡大街交叉口。从Google街景中能看到,运输局正门(下图左侧)现开在彼得罗夫卡大街上,大门两侧的青铜灯座和门前雨蓬的金属装饰条都在电影中出现过。当年角色们进进出出的旋转门位于库兹涅茨基大街上(也是副局长停他那辆伏尔加轿车的地方),现在这一部分(下图右侧)已变成一家叫Bolshoi的高级餐厅,旋转门也不在了。

最贵的道具

不、不、不是副局长的这辆被诺瓦谢利采夫形容为“像小住宅一样”、带磁带播放器和立体声喇叭的新型伏尔加轿车,也不是局长那辆公家轿车,都差远了。

是这个,局长桌子旁边摆着的,由匈牙利国营企业Videoton(1991年重组改制为私企)制造的VT-340型电脑终端(Terminal)。据说在1970年代单价高达四十四万卢布,足以换六、七十辆普通轿车。拍摄期间,这台宝贝每天由中央统计局的一名职员专门带到片场,待当天戏份拍完再送回局里。


终端看上去像现在的台式电脑,但其实只有输入(键盘)输出(显示屏)设备,使用专门线缆与远程大型计算机相连后才能正常使用。用户在终端上输入数据和命令,然后通过屏幕读取远程主机计算后返回的结果。个人电脑(PC)在那时还在萌芽阶段(苹果I型电脑诞生于1976年),即使在相关科技更发达的西方国家,政府、科研及大企业也都在使用类似的终端设备来连接价格昂贵、体积庞大的电脑来获取计算资源。下图是1976年投入市场,由美国Lear Siegler公司设计制造的ADM-3A型终端,和VT-340大小、功能类似,但价格只有995美元(约合同时期的740卢布)。VT-340的外壳使用大块金属板,风格粗犷颜色沉重,满满的军工范儿;ADM-3A目之所及都是塑料件,外形以柔和曲线为主颜色轻快,两相比较可谓泾渭分明。

角色们的工作

最后的感想跟主角们的工作有关,他们所在的统计局全称为中央统计局,隶属于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缩写为Госплан/Gosplan)。众所周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伟大理想是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实现人类自我解放的社会。在经济方面则以计划经济统筹社会全部资源,以促进全民共同利益增长为目的进行生产和分配。计划经济在执行上就是一层套一层的计划模型,每一层要输入大量统计数字,做大量数字计算,生成各种表格,我们电影中的角色每天忙的就是这些工作。


在电影上映的七十年代,苏联的计划经济正发展到一个新巅峰,其标志是1975年列昂尼德·维塔利耶维奇·康托罗维奇因其在线性规划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线性规划回答了一个经济学上最关键的问题: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在具体应用上,通过统计掌握整个国家都有哪些物质资源,制作出物资平衡表做计划基础;然后应用投入产出法,将物质、人力等各种资源配置到生产流通各部门,让生产线的运转达到平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统计数字,生成线性规划的计算矩阵,使用康托罗维奇的解乘数法进行解算,形成指导生产的投入产出表,下发到各部门执行。


理论虽然精妙,执行更是有板有眼,但缺陷漏洞也很大。首先,社会经济的运行包含了太多非线性、外部事物和概率因素,远不是在线性规划中增加模型变数和约束条件就能充分模拟和解算的。不管计划做的如何精密,总会出现太多计划不到的事情,尤其涉及到人的创新和新技术这些方面。光靠收集数据、解矩阵,谁也不能推导出有人能从一文不值的沙子中创造出芯片、芯片变为电脑、电脑占据每个人的桌面、电脑相互联结成互联网、电脑缩小到每个人手掌中……从而让苏联的同志们能提前布局,从无到有创造出电脑、互联网、iPhone这些改变世界的东西。


另一重大缺陷在于计划经济的运行离不开庞大和复杂的行政官僚机构,在这种体制中,国家统御一切社会资源,且无监督或对立集团的存在,这就必然导致位高权重者或官僚集团的利益抱团、整体联动,滋长寻租和腐败。我们在电影中能看到,虽然都在统计局工作,做为科员的诺瓦谢利采夫和欧莉亚居住在市郊公寓,上下班要挤公交甚至郊区铁路。而年龄差不多的局长和副局长住在市中心,住房面积和家具陈设均明显优越得多,出入更有公派或私家轿车。而这还是干部级别差异导致的正常现象,如果权力更加显赫或有不法行为,可想而知其间的利益落差。久而久之,全苏境内普通百姓耽于日常生计、利益集团忙于权力勾兑,无人再顾念共产主义理想,最后发展停滞,体制失效,于强敌环伺中落败,自行崩溃。

八十年代在电视中看到苏联人民的办公室恋情和物质生活水平时,我天朝百姓尚只有啧啧艳羡的份儿。一晃30多年过去,如论物质生活算GDP,我强国出一粤省即可与俄罗斯举国劳作相当,确实可谓时过境迁。愿今日国人能知世事兴替有因,切莫只顾低头赶发财的路,如能习得教训避开那个埋着苏联的深坑,倒也不枉叫了那么多年“老大哥”。

最后的字幕

不行还得再加一段:在电影的最后,女局长卡卢金娜追打诺瓦谢利采夫出统计局,两人钻进一辆出租车后从撕打变为拥吻,出租车载着他们在莫斯科街头渐渐远去……这时屏幕上出现了一段俄文字幕,大意是“九个月后,诺瓦谢利采夫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了”。搜狐视频上是完整的配音版,画面声音效果都很好,唯独最后这段字幕却没有翻译,为看了本文去观片的朋友们着想,必须为此做个说明。

参考资料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