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 有守 有趣

有为 有守 有趣

140041的个人媒体

A Little Romance--平静心情的灵药
生活碎碎念

A Little Romance--平静心情的灵药

每个人对于自己喜欢的电影都会有一些很个人化的标准,对于我来说,有一条标准是在电影结束,演职员表缓缓升起的时候,如果人还沉浸在电影的情绪中,你就无法立刻用拇指按下”STOP”键,而是在黑暗中神飞天外的看着那些小字掠过屏幕,一直到电影真正结束,屏幕上再也没有活物儿了,你才不得不起身关机洗洗睡觉。 A Little Romance达到了这一标准,这部温馨、优雅、轻松的小小爱情剧是小白作为对症之药推荐给我的。那时我正陷入自我怀疑和人生失败的巨大痛苦中,我以为我需要一些能够压抑神经的东西才能让即将到来的寂寞夜晚平静的过去,比如小啤酒、比如一出简单喜剧带来的傻笑……A Little Romance的效果远远超过了它们。两个早慧+“早恋”的小孩和一个风度翩翩的老扒手之间真诚、深厚、平和的感情充盈了整整2个小时的片长,也流进了自己凹凸不平、破碎凌乱的内心,软化了那些碎片的棱角、填平虚无。 电影的小细节很让人喜欢呢,萝伦出场时全身埋在高背扶手椅中自顾自地看哲学书,花格校服裙子遮掩下的一条小腿随便、惬意地搭在扶手上,我喜欢:)出场不多的丹尼尔的出租车司机老爸,从警察局出来时谄媚的要用自己的破车送萝
5 min read
2004年11月购书记录
生活碎碎念

2004年11月购书记录

* 《骑兵军》 作者:[苏]伊萨克.巴别尔 翻译:戴骢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价格:RMB25(在当当买的,肯定有折扣啦,具体多少忘了) 内容简介:短篇集,波苏战争时期,作者匿名(因为他是犹太人,而当时在苏联以及他所在的哥萨克骑兵部队里,犹太人都是受迫害的对象)参加了在布琼尼领导下的第一骑兵军,用笔记录下了这支部队的战斗和那些哥萨克骑兵的传奇。 评价:*很棒!这个巴别尔是连高尔基也叹为天才的作家,确实不是盖的!文字犀利,短促有力,每篇文章都像兔子尾巴一样短,可是塑造的人物却可以象烈马一样从书里跳出来,厉害! * 《皇帝和他的宫廷(威廉二世与德意志帝国) 》 作者:[英]约翰.洛尔 翻译:杨杰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价格:RMB26(也是当当买的啦) 内容简介:分析威廉二世时代德国统治精英阶层的结构和心态。 评价:现在还没看完,感觉翻译得不太好。
2 min read
伊拉克战争视频一二
生活碎碎念

伊拉克战争视频一二

点击下载观看(文件大小1.9MB,WMV格式)这个应该是抵抗分子自己拍的,几个人蹲在“青纱帐”后面的一条沟里大呼小叫地冲着至少500米开外公路上飞驰的美军补给车队一顿乱打,枪声倒是跟炒豆似的,可是看他们那个业余样,真怀疑他们能打到个鸟。武器配置有AK步枪有机枪有RPG(Rocket Propelled Grenade国内老是直译成火箭推进手榴弹,也够业余的,这个东西早在30年前就有固定译法叫火箭筒了),还有一个不知哪来的老乡拿根树枝挥来舞去,镜头奔跑晃动中还扫过了一个穿黑衣的穆斯林妇女,背景音乐是“雄壮”的阿拉伯语革命歌曲,革命群众的战斗热情倒是很高涨,可是是不是有点搞笑啊? 相比之下:点击下载观看(文件大小4.6MB,MPEG格式)这是美军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夜视仪拍下的杀戮场面,对话简短明确毫无感情色彩,武器精准有力瞬间夺走3条人命,“轻松”、“容易”的象是电子游戏。高科技武装下的自由卫士真不是盖的,就是不知道执行完任务回了家后半辈子躺在床上会不会做恶梦啊?
2 min read
the Bourne Supremacy
生活碎碎念

the Bourne Supremacy

从今天开始,要在这里给大家奉献我我的观影日记。不追求深刻和全面,但求直白和有用,请大家期待吧! 星期六为了参加在强强家举行的观片活动,我先到和平街北口的由著名前AV男演员开的DVD店买了红龙刚出的精装D9“the Bourne Supremacy”(谍影重重2,RMB17)。然后与小白大力大毛同学到强强家在100寸的大屏幕前观赏了此片。 总体评价就是–嘎嘣利落脆! 1. 剧情利落。这个片子基本上没费一点力气去营造若干个套绕观众,好坏人物也几乎一出场就让人明白了他们的身份,叙事风格完全是单线的。沉的住气,一步一步慢慢把故事从容的讲完,我我就喜欢这种具有五、六十年代优雅风格的间谍片。 2. 人物利落。片中以Bourne为代表的人物几乎可以说是Anti 007的“新型”间谍–低调、沉着、冷静、没有后援。看起来不起眼的人物却能在精确的判断后利用最恰当的时机瞬间勃发,顷刻间扭转局势。片中有三场戏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一是Bourne随手用杂志卷成短棒与另一个仅存的Treadstone杀手肉搏;二是用煤气+面包炉+杂志造成爆炸破坏现场;三是在莫斯科街头开Lada出租车与警方的奔驰警车、反派
3 min read
日常生活中的惬意时刻
生活碎碎念

日常生活中的惬意时刻

* 星期六早上醒了不起 最好是大晴天,这样就可以躺床上“在窗外射进来的阳光中来回转着五指伸开的手安静地自己玩”了(能想起来是哪本小说中的描写么 ?)。 * 猜猜谁来吃早餐 每天早上起了在窗台上撒一把小米,然后猜今天是那十几只胖乎乎的麻雀呢还是那几对黑喜鹊来和我一起吃早餐?麻雀比较好玩??一大家子热闹,吃得忘乎所以了就雀跃,一不留神会撞到窗玻璃上。 * 洗白白后等着头发干 晚上洗完澡后穿着我的毛绒浴衣喝杯冰水或吃个冰淇凌,然后浑身瘫软地坐在被窝里看书等着头发干了就拉灯。 * 楼下发廊小妹给捶肩膀 这个小妹劲儿不是一般的大,捶肩膀的时候基本上是捶一下我在椅子里就矮半头,这时候我就闭上眼睛想自己是个面团儿,小妹穿着白大褂带着厨师的高帽又捏又揉又砸,旁边是热腾腾的面包炉…… * 夜宴归来 和李老爷、小白等喝酒的同学对饮后夜半回家,洗洗涮涮换了舒服的衣服半躺在沙发里裹着毯子看个老电影,酒劲儿要是上来了就闭眼睡了吧。
2 min read
我的观片环境--与各位七十年代生人分享
生活碎碎念

我的观片环境--与各位七十年代生人分享

先做个声明,“观片环境”在这儿的涵盖面比较广,技术和硬件只是个引子,说得更多的是抚今追昔的心境、社会环境的变迁和只有同于1970年代投胎在祖国大陆的一小撮儿人中间才能意会言传的那点儿芝麻谷子。敝帚自珍是有的,絮絮叨叨恐怕难免,不过回忆都是真实的,若能在早已物是人非繁杂忙乱的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点点的往日共鸣,也就值得码字儿抒情一把了。 混沌初开 说打从记事儿起我就对看电影怎么怎么那是夸张,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我是被电影吓大的。有生以来的第一部电影当然是家长带着在电影院里看的,俺娘三十出头想来还在爱玩的年龄,我那时候恐怕也还是粉雕玉琢处在既拿得出手又没什么独立意识,绝对的服从命令听指挥的阶段。不过那妈妈您也得挑挑片子呀,象我忘性这么大从小不记仇的人过了二十多年还记得当时的恐怖情形:黑洞洞一大屋子,所有人都坐着不许说话,更可怕的是眼前的银幕,上面鬼影幢幢都是说话怪里怪气古时候的人,一坏老头一生气把手放茶杯上,没一会儿茶水就变冰块了,还有一姑娘把一小伙子往自己住的山洞里带,没成想让她们家家长看见了,垮叽也不碰哪一下就把小伙子关铁栅栏里了,脑袋顶上还叽叽嘎嘎慢慢往下放钉板,后来怎么着我把眼
21 min read